[发明专利]金属橡胶球铰径向预压缩工装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3788.2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3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艾琦;张仟;李斌;刘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32 | 分类号: | B30B1/32;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橡胶 径向 预压 工装 方法 | ||
1.金属橡胶球铰径向预压缩工装,包括定位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底座(1),底座(1)呈向上开口的圆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金属橡胶球铰进行径向挤压的挤压筒组件(2)和用于下压金属橡胶球铰的压头组件(3),所述的挤压筒组件(2)同轴置于底座(1)上,压头组件(3)同轴设置于挤压筒组件(2)正上方,且吊装在油压机液压缸上,金属橡胶球铰沿垂向支撑在挤压筒组件(2)上,随压头组件(3)下压,经挤压筒组件(2)径向挤压后落入底座(1)中;
所述的挤压筒组件(2)包括挤压筒(21)和导向筒(22),所述的导向筒(22)置于挤压筒(21)上,且与挤压筒(21)径向定位配合,所述的导向筒(22)的内壁为直筒壁且与挤压前的金属橡胶球铰的外套间隙配合,挤压筒(21)的内径小于挤压前的金属橡胶球铰的外套外径,且挤压筒(21)的内径从顶部至底部多次递减;
所述的挤压筒(21)由内套(21.1)和过盈配合套在内套(21.1)外的外套(21.2)组成,外套(21.2)与导向筒(22)径向定位配合,内套(21.1)的内径从顶部至底部多次递减,所述的外套(21.2)内壁上具有对内套(21.1)进行轴向定位的的环形台阶面(21.21),内套(21.1)的底面与环形台阶面(21.21)接触,环形台阶面(21.21)的内径大于内套(21.1)的内径;
所述的内套(21.1)内腔由从上至下半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A)和至少两个直筒形状且直径不等的直筒段(B)组成,所述的锥形段(A)位于内套(21.1)内腔的顶部与导向筒(22)的内壁对接,锥形段(A)的最大直径等于导向筒(22)的内径,与锥形段(A)连接的直筒段(B)的直径等于锥形段(A)的最小直径,相邻的直筒段(B)之间通过锥面或圆弧面过度,且相邻的直筒段(B)直径差不大于1mm,单个直筒段(B)的高度不小于金属橡胶球铰外套高度的1/2,导向筒(22)的轴向高度不小于金属橡胶球铰外套高度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橡胶球铰径向预压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的顶部与挤压筒组件(2)底部径向定位配合,底座(1)的内腔为上端直径最小的瓶腔形状,底座(1)内腔中铺有尼龙缓冲垫(11),底座(1)内腔上端与挤压后的金属橡胶球铰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橡胶球铰径向预压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头组件(3)包括吊装在油压机液压缸端头上的过渡板(31)和同轴吊挂在过渡板(31)上的压头(32),压头(32)呈T字型,由一体成型的径向突出部(32.1)和筒形下压部(32.2)组成,筒形下压部(32.2)的外径小于挤压筒组件(2)的内径,径向突出部(32.1)沿径向卡入过渡板(3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橡胶球铰径向预压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板(31)顶面边缘具有与油压机液压缸端头径向定位配合的环形凸边(31.1),过渡板(31)顶面中间具有沿径向开设的半工字型凹槽(31.2),半工字型凹槽(31.2)沿径向贯穿环形凸边(31.1),油压机液压缸端头的端面具有与半工字型凹槽(31.2)对接拼合的半工字型对接凹槽(31.3),沿径向设置的工字销(33)上半段伸入半工字型对接凹槽(31.3)中,下半段伸入半工字型凹槽(31.2)中,将过渡板(31)吊装在油压机液压缸端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橡胶球铰径向预压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突出部(32.1)为槽口形状,过渡板(31)底部具有与径向突出部(32.1)的圆弧边相对应的圆弧形凹槽(31.4),径向突出部(32.1)的圆弧边伸入圆弧形凹槽(31.4)中,将压头(32)吊挂在过渡板(31)上,径向突出部(32.1)的圆弧边具有沿径向凹进的珠波定位槽(32.11),过渡板(31)上开有与珠波定位槽(32.11)对应配合且沿径向设置的波珠螺纹孔(31.5),所述的波珠螺纹孔(31.5)与圆弧形凹槽(31.4)联通,波珠螺丝(34)旋入波珠螺纹孔(31.5)且波珠压紧在珠波定位槽(32.11)中,将径向突出部(32.1)周向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37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C码兼容方法和终端
- 下一篇:弹簧卷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