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2084.3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3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肖曼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为博程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B1/00;H04L25/03;H04L2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俞翠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频器 输出端 输入端 校正单元 零中频接收机 相位控制器 校正装置 可编程 数字控制振荡器 单元连接 关系映射 宽带信号 顺次相连 正交关系 正交性 | ||
1.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校正单元、第二校正单元、锁相环和数字控制振荡器;
所述第一校正单元与第二校正单元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顺次相连的可编程相位控制器、第一混频器和A/D转换器,二者的第一混频器的输入端还分别用于接入正交关系的输入信号;所述A/D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混频器和第三混频器;所述第二混频器和第三混频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对应的关系映射单元后均连接到D/A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D/A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可编程相位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锁相环用于输出两路正交模拟信号,其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校正单元中可编程相位控制器的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校正单元中可编程相位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数字控制振荡器用于输出两路正交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校正单元中的第二混频器和第三混频器的输入端相连,其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校正单元中的第二混频器和第三混频器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单元与第二校正单元中还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设于所述第一混频器和A/D转换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单元和第二校正单元还分别包括第一均衡器和第二均衡器;
所述第一均衡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校正单元中的A/D转换器相连,其输出端与信道传递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均衡器的输入端与第二校正单元中的A/D转换器相连,其输出端与信道传递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信道传递函数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校正单元和第二校正单元中的放大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传递函数模块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21表示信道特征,fft(s1)表示第一校正单元中的A/D转换器输出信号的幅度,fft(s2)表示第二校正单元中的A/D转换器输出信号的幅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相环用于输出相位分别为0°和90°的正交模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控制振荡器用于输出相位分别为0°和90°两路正交数字信号。
7.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输入信号分解为两路信号后分别与第一校正单元和第二校正单元中的可编程相位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混频,形成正交的两路基带信号;
所述正交的两路基带信号经模数变换后成为两路数字信号;
所述两路数字信号分别与数字控制振荡器对应的输出信号进行混频形成混频信号,所述混频信号被送入对应的关系映射单元进行正交识别,然后对正交识别结果进行数模转换,最终根据所述正交识别结果对各可编程相位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的两路基带信号经模数变换后成为两路数字信号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正交的两路基带信号分别送入第一校正单元和第二校正单元中的放大器中进行放大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的两路基带信号经模数变换后成为两路数字信号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两路数字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均衡器和第二均衡器中,经第一均衡器和第二均衡器处理后送入信道传递函数模块,所述信道传递函数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分别输出第一调整信号和第二调整信号至第一校正单元和第二校正单元中的放大器中进行正交的两路基带信号的幅值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传递函数模块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21表示信道特征,fft(s1)表示第一校正单元中模数变换后输出信号的幅度,fft(s2)表示第二校正单元中模数变换后输出信号的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为博程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智为博程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20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