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路面结构及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5764.2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梁星敏;邹晓勇;吴闻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路面 养护 抗变形能力 粘结密封层 道路工程 强度增长 使用寿命 受力均匀 碎石封层 缓冲层 成型 基层 承载 封闭 交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路面结构,属于道路工程养护领域。所述复合路面结构包括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成型的路面承载基层、基层粘结密封层、缓冲层、碎石封层、复合路面层。该结构具备抗变形能力强、受力均匀、强度增长快的优点,缩短了路面的养护封闭交通时间,可以大幅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路面周期养护成本。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合路面结构及养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养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强抗车辙复合路面结构的公路快速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公路路面以柔性沥青路面为主。在道路交通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公路建设与交通需求发展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加剧,尤其是现代交通、物流运输车辆大幅度增多,运输车辆向重型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再加上交通量日益增大和汽车超载现象非常严重,车辙逐渐成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传统的柔性沥青路面已经无法解决当前路面的车辙病害问题。因此,开发出一种超强抗车辙路面对解决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解决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通过优化沥青混合料为骨架密实型结构改善沥青的性能,使用SBS改性沥青、PE改性沥青、以及考虑添加抗车辙剂等手段,但是这些技术手段都没有能够彻底解决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问题,因为沥青路面是柔性材料,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增长必定会出现车辙病害问题;二是更换混合料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虽然有效的解决了路面车辙病害问题,但是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增长慢,施工养生时间长,特别不适用于交通压力大,无法长时间封闭交通养护施工的路段,此外,这些路面常常容易产生裂缝等路面病害,行车舒适性差,抗滑性能不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养护次数增加,无形中增加了周期性养护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强抗车辙复合路面结构的公路快速养护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彻底解决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路面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成型的路面承载基层、基层粘结密封层、缓冲层、碎石封层、复合路面层。
进一步的,所述路面承载基层的抗压强度大于6.0MPa,以保证路面良好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粘结密封层使用的材料为高黏乳化沥青或不粘轮乳化沥青;
所述基层粘结密封层的材料固含量大于70%,标准黏度为18-25s,软化点大于70℃,5℃延度大于40cm,附着力拉拔强度大于1.0MPa,以保证下面层与基层间良好的密实性以及良好的粘结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使用的材料为添加了聚酯纤维或玻璃纤维加筋的沥青混合料;
所述沥青混合料为AC-5沥青混合料、AC-10沥青混合料;
所述聚酯纤维或玻璃纤维掺加量为0.3-0.4%,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基层反射裂缝病害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封层包括碎石粒和预裹附碎石粒的橡胶沥青;
所述橡胶沥青的橡胶粉掺量为20-25%;
所述橡胶沥青的软化点不低于75℃;
所述橡胶沥青的177℃布氏黏度3-4pa.s;
所述橡胶沥青的弹性恢复大于80%;
所述碎石粒径为3-5mm或5-10mm;
所述橡胶沥青的含量为0.4-0.5%;
橡胶沥青预裹附碎石粒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粘结上下面层的作用,保证上下面层变形的协调性,保证路面的受力均匀,共同承担路面的行车荷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5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