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5121.8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3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路兆铭;何智宏;郑伟;温向明;郭凌超;周爽;唐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8 | 分类号: | A61B5/0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9 | 代理人: | 吕雁葭;宋海龙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呼吸 状态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包括:获取多载波无线信号的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去除所述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干扰项;根据去除所述干扰项后的所述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呼吸噪声比最大的子载波幅度数据流或者子载波相位数据流;去除所述呼吸噪声比最大的子载波幅度数据流或者子载波相位数据流中的噪声,获得呼吸状态曲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呼吸状态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呼吸状态获取方法主要可分为基于接触式设备的方法和基于射频信号设备的方法。基于接触式设备的方法,例如智能手机结合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利用加速度等传感器完成人体睡眠监测功能,根据人体活动情况估计睡眠时间,但难以实现对人体呼吸状态的直接检测。基于射频信号设备的方法,则需要多普勒雷达、超宽带雷达、频率调制连续波雷达等专业感知设备,硬件成本高且不方便日常使用部署。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包括:获取多载波无线信号的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去除所述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干扰项;根据去除所述干扰项后的所述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呼吸噪声比最大的子载波幅度数据流或者子载波相位数据流;去除所述呼吸噪声比最大的子载波幅度数据流或者子载波相位数据流中的噪声,获得呼吸状态曲线。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多载波无线信号的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在设定的时间窗口长度内采集在多个子载波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信道传输函数信息。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窗口长度为10-30秒,每秒采集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样本数为10-50。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干扰、周边环境干扰和异常值干扰;和/或所述多载波无线信号为Wi-Fi信号。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干扰包括相位偏移干扰;和/或所述周边环境干扰包括静态路径分量干扰。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其中,去除所述相位偏移干扰包括第一接收天线上的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乘以第二接收天线上的对应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共轭;和/或去除所述静态路径分量干扰包括使用第一Hampel滤波器得到静态路径分量,在所述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减去所述静态路径分量;和/或去除所述异常值干扰包括使用第二Hampel滤波器去除异常值干扰。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多载波无线信号的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在设定的时间窗口长度内采集在多个子载波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信道传输函数信息;所述第一Hampel滤波器的滑动窗口长度为所述时间窗口长度的四分之一到一半,和/或所述第一Hampel滤波器的阈值为0.01-0.05。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无线信号获取呼吸状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Hampel滤波器的滑动窗口长度为每秒采集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样本数,所述第二Hampel滤波器的阈值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5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