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小车运动轨迹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4377.7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9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何用辉;卓书芳;郭世南;陈康哲;马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云娇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小车 寻迹 运动轨迹 速度参数 复制 人工智能领域 学习模式 运行模式 记录 拖拽 预设 室内 学习 | ||
本发明提供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智能小车运动轨迹复制方法,包括步骤S10、设置所述一种免寻迹的智能小车进入学习模式,拖拽所述一种免寻迹的智能小车按设定的线路进行运行,并记录时间、角度以及速度参数;步骤S20、设置所述一种免寻迹的智能小车进入运行模式,所述一种免寻迹的智能小车按照记录的时间、角度以及速度参数进行运行,完成所述一种免寻迹的智能小车复制上一次学习的运动轨迹。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在室内不用布置寻迹线即可按预设的线路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指一种智能小车运动轨迹复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小车属于智能机器人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按预定的线路运行,完成特定的运输、装卸等工作。例如在智能小车上安装机械臂后组成智能机器人,可进行货物的运输、装卸等一系列操作,智能小车在智能机器人上负责按预设的线路运行,到达目的地后由机械臂完成相应的装卸动作。
现有智能小车的运行线路主要采用寻迹的方式来按预设的线路运行,即预先在工作场地上用特定材料铺设好路线轨迹,智能小车上安装相应的传感器,传感器实时获取线路轨迹上的信号,使智能小车不偏离线路轨迹的运行。而寻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在已知的场地用颜色绘制固定的寻迹路线,同时在机器人小车底部安装光电传感器,根据有颜色的线路对光吸收的原理,寻迹传感器能够判断出机器人小车是否偏离了有颜色的线路,而做出相应的方向调整,使机器人小车保持在既定线路上行驶,即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寻迹;方法二:在智能小车上安装摄像头,通过摄像头采集路线信息,从而达到按预定线路运行的目的;方法三:在预设的路线上铺设导线,并给导线通上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根据导线上的交变电流能产生磁场的原理,使得寻迹线路上充满磁场,远离线路时磁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智能小车上安装电磁感应线圈,当小车运行时,感应线圈切割磁场产生电流,根据电流的强弱可判断是否偏离运行轨迹。
但是,现有的寻迹方法存在如下问题:方法一需要绘制有颜色的寻迹线,现场步骤繁琐,当需要改变寻迹路线时需要对现场进行重新布置;方法二需要强大的处理器处理摄像头采集的大量数据;方法三需要铺设导线并通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需要改变寻迹路线时需要对导线进行重新布置,极其不灵活。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免寻迹的方法,即通过GPS导航、无线信号,由人工在后台对其进行实时控制,但是由于GPS的定位精度问题,以及室内信号微弱,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室外的场合,例如野外机器人、无人机等。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小车运动轨迹复制方法,免去铺设以及更改寻迹线的工作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小车运动轨迹复制方法,实现在室内不用布置寻迹线即可按预设的线路运行。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小车运动轨迹复制方法,所述方法需使用如下所述的一种免寻迹的智能小车:
所述一种免寻迹的智能小车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用于切换学习模式与运行模式的切换开关、一三维角度及加速度传感器、一存储器、一滚轮驱动模块、一舵机、一电源模块、一离合器以及一车身;
所述控制模块、切换开关、三维角度及加速度传感器、存储器、滚轮驱动模块、舵机、电源模块以及离合器均设于车身上;所述控制模块、舵机以及滚轮驱动模块均分别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离合器连接;所述切换开关、三维角度及加速度传感器、存储器以及滚轮驱动模块均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舵机通过离合器与车身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43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