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8412.4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1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隋宝宽;季洪海;彭冲;吕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3 | 分类号: | B01J23/883;B01J35/10;B01J37/10;B01J37/08;C10G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依次用铝盐溶液和含第一活性金属组分溶液浸渍物理扩孔剂,并干燥、焙烧制得改性物理扩孔剂;(2)将步骤(1)所得改性物理扩孔剂、拟薄水铝石混捏成型、干燥、焙烧,得到中间体;(3)将步骤(2)所得的中间体浸入碳酸氢铵溶液中,然后密封热处理,再经干燥、焙烧制得改性氧化铝基载体;(4)将含第二活性金属组分溶液浸渍步骤(3)所得的改性氧化铝基载体,干燥、焙烧制得加氢脱氮催化剂。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氮能力和加氢脱残炭能力,该催化剂适用于渣油加氢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渣油加氢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渣油加氢处理技术主要是为了给催化裂化工艺提供原料,对渣油加氢处理产物的氮含量要求不高,氮含量可以高达1000μg/g以上,对金属含量的要求也不高,但渣油加氢处理装置的运转周期一般仅为1年。若想使渣油加氢处理产物满足加氢裂化原料的要求,就得大幅度降低渣油加氢处理产物中的氮和金属含量,而从目前的工艺和催化剂来看,很难达到要求,即使能达到,也会由于运转周期太短而无应用价值。
现有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的轻油收率低,一般在15%左右。若要提高轻油收率必须增加酸性来提高裂化功能,但是现有技术的催化材料孔容小,一般在0.5-0.6mL/g,容金属和积炭能力太低,无法使高酸性的催化剂保持正常运转,催化剂会快速失活。
贯穿孔道对石油催化剂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渣油大分子需要大的贯穿孔道进行金属的沉积,使催化剂达到最大的容金属能力,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周期。沥青质的分子量在2000左右,形成的胶团在10-00nm。由于氮与金属共存于沥青质胶团中,在脱氮的同时将伴随脱金属反应。渣油加氢脱氮催化剂从运转开始到失效,从表面到中心保持足够的10-100nm的贯穿孔道使渣油大分子扩散及金属沉积是长周期运转的必要条件。
CN1042138C公开了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一次浸渍法制备活性金属含量较高的催化剂,该催化剂有一定的加氢脱氮性能,但是孔道太小不利于大分子的扩散,脱残炭性能有待提高。CN1257103A公开了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一次混捏法得到了高脱氮能力的渣油加氢脱氮催化剂,但是也存在孔道太小,不能制备既具有脱氮性能又具有高脱残碳活性的双功能催化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渣油加氢脱氮催化剂功能单一、脱残炭能力差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渣油加氢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氮能力和加氢脱残炭能力,该催化剂适用于渣油加氢领域。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氢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依次用铝盐溶液和含第一活性金属组分溶液浸渍物理扩孔剂,并干燥、焙烧制得改性物理扩孔剂;
(2)将步骤(1)所得改性物理扩孔剂、拟薄水铝石混捏成型、干燥、焙烧,得到中间体;
(3)将步骤(2)所得的中间体浸入碳酸氢铵溶液中,然后密封热处理,再经干燥、焙烧制得改性氧化铝基载体;
(4)将含第二活性金属组分溶液浸渍步骤(3)所得的改性氧化铝基载体,干燥、焙烧制得加氢脱氮催化剂。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所述铝盐溶液可以是氯化铝溶液、硫酸铝溶液、硝酸铝溶液、异丙醇铝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优选为硝酸铝溶液,铝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以氧化铝计为5%-10%,铝盐溶液的用量为使物理扩孔剂完全浸没,浸渍时间为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8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