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PCR扩增的水稻胚芽米DNA模板获得方法及PCR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05392.5 | 申请日: | 2019-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汪秀峰;倪金龙;许学;马卉;王钰;焦小雨;叶洋洋;鲍翔宇;林玲;左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6806 | 分类号: | C12Q1/68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胚芽米 水稻 生物技术领域 糙米 标准引物 化学试剂 技术效果 水稻稻米 田间育种 植物DNA 碱处理 时效性 等量 扩增 露白 去皮 光照 验证 环保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CR扩增的水稻胚芽米DNA模板获得方法及PCR方法,本发明应用碱处理水稻糙米直接作为PCR反应模板,其目的在于创立一种快速、有效、简便地进行植物DNA扩增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将水稻稻米样品去皮,于37℃光照下培养24个小时至露白,得到胚芽米,待用;取S1制得的胚芽米投入试剂A中,于95‑100℃下煮6‑10min,再加入等量的试剂B,搅拌均匀,获得胚芽米DNA模板,利用SSR标准引物,以所述DNA模板进行PCR扩增。本发明在进行种性验证及辅助田间育种时,具有时效性强、提取步骤简单、化学试剂较少、气味小以及环保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CR扩增的水稻胚芽米DNA模板获得方法及PCR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80年Batstein等首次描述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作为一种DNA分子标记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这些标记技术的第一步即需提取待测样品的基因组DNA。人们经常需要提取高质量的植物DNA,用于构建基因文库、基因组Sourthern分析、酶切、克隆和测序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根据植物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成本等不同,提取基因组DNA所应用的方法也不同。其中,随着作物分子辅助育种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基因型鉴定是最主要的工作,基因组DNA的提取则是最繁重、最耗时的工作之一。目前以水稻种子为研究材料获取DNA的途径有2种:一种是把种子在恒温箱中发苗后,转换为用叶片的方法提取DNA;另一种是直接用水稻种子提取DNA,需要研磨、离心等繁多的步骤。提取水稻DNA的方法有5种:1)CTAB提取法。此方法多用于禾本科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是1987年Doyle最先应用;2)试剂盒提取法。此方法主要应用于提取的DNA高质量;3)SDS提取法。此方法适用于多种植物DNA的提取。4)尿素提取法。此方法适用于一般植物和真核微生物DNA的提取,1990年Dudler最先应用此方法。5)叶片碱煮法。这个方法的对象是水稻,叶片直接碱煮后用作模板。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如下表:
除碱煮法以外其他方法均用到研钵、液氮、离心机等,提取步骤繁杂、配制化学试剂种类众多、提取过程刺激味大,操作步骤多。碱煮法虽然很高效、步骤少,但是种子必须要经过5-7天发苗之后才可以开展实验,进行种性验证及辅助田间育种时,检测样品量更多,就显得时效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性地应用碱处理水稻糙米直接作为PCR反应模板,其目的在于创立一种快速、有效、简便地进行水稻DNA扩增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PCR扩增水稻胚芽米DNA模板获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材料处理
将水稻稻米样品去皮,于37℃光照下培养24个小时至露白,得到胚芽米,待用;
S2、试剂准备
试剂A:浓度3.5-4.5g/L的NaOH溶液;
每500mL的试剂B配方如下:1mol/L pH8.0Tris-HCl5ml,0.5mol/L EDTA1ml,0.5mol/L HCl 100ml,加入蒸馏水定容至500ml;
S3、胚芽米DNA模板的制备
取S1制得的胚芽米投入试剂A中,于95-100℃下煮6-10min,再加入等量的试剂B,搅拌均匀,获得胚芽米DNA模板。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水稻胚芽米DNA模板进行PCR的方法,利用SSR标准引物,以权利要求1中S3得到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