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耐逆性状聚合育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4640.4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威;徐冉;张礼凤;王彩洁;李伟;刘薇;林延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育种 性状 配制杂交组合 世代材料 性状鉴定 大豆 大豆种质资源 世代 农作物培育 大豆耐盐 大豆育种 耐旱性状 品系鉴定 耐逆性 回交 耐旱 耐盐 株系 品系 搜集 联合 | ||
1.一种大豆耐逆性状聚合育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杂交组合;
S2:低世代材料耐逆性鉴定;
S3:高世代材料选拔;
S4:优良株系的品系鉴定及品种比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耐逆性状聚合育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配制杂交组合具体包括
S11:收集大豆种质资源,以高产、稳产、优质大豆品种为母本,具有耐盐、耐涝、耐旱等优良特性的大豆种质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杂交;
S12:判断F1代中的真假杂交株,收获杂交单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耐逆性状聚合育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低世代材料耐逆性鉴定具体包括
S21:混合F1代杂交单株,形成F2群体,于温室内进行盆栽耐旱性鉴定;待大豆三出复叶全展时停止浇水,以成株出现死亡为鉴定时期,选拔正常生长的耐旱单株;将选拔的F2耐旱单株与高产、稳产、优质大豆品种回交;判断BC1F1代中的真假杂交株,收获杂交单株;混合BC1F1代杂交单株,形成BC1F2群体,进行温室盆栽耐旱性鉴定,选拔正常生长的耐旱单株;
S22:混合选拔的耐旱BC1F2单株,形成BC1F3群体,于温室内进行盆栽耐盐性鉴定,待大豆三出复叶全展时开始浇5‰ NaCl溶液,以成株出现死亡为鉴定时期,选拔正常生长的耐盐单株;
S23混合选拔的耐旱BC1F3单株,形成BC1F4群体,于温室内进行盆栽耐涝性鉴定,待大豆三出复叶全展时开始耐涝处理,以成株出现死亡为鉴定时期,选拔正常生长的耐涝单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耐逆性状聚合育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高世代材料选拔具体包括
S31将选拔的BC1F4优良单株种成株行,形成BC1F5代,采用系谱法选拔优良单株;将选拔的BC1F5优良单株种成株行,形成BC1F6代,采用系谱法选拔优良单株;将选拔的BC1F6优良单株种成株行,形成BC1F7代,采用系谱法选拔优良单株;将选拔的BC1F7优良单株种成株行,形成BC1F8代,筛选获得优良株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耐逆性状聚合育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优良株系的品系鉴定及品种比较具体包括
S41将获得的优良株系参加多年多点的田间抗性及产量鉴定试验,选拔耐旱、耐盐、耐涝、高产、稳产的大豆品系参加品种审定试验。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豆耐逆性状聚合育种的方法培育的大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6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