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张拉锁紧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6581.0 | 申请日: | 201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2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歌;章慧妍;刘召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金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3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锁 紧锚杆 | ||
1.一种张拉锁紧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杆(1)、密封块(2)、推杆(3)、固定倒刺(4)和推动装置;所述密封块(2)位于外杆(1)内部,且密封块(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水泥的通入;所述推杆(3)的截面形状为剑状,推杆(3)的端部与推动装置卡接,且推动装置位于外杆(1)的外部,在将水泥从密封块(2)上的通孔通入到外杆(1)内时,通过推动装置和推杆(3)间的相互配合,推动密封块(2),使得外杆(1)内的水泥变得更夯实;所述外杆(1)的外圈上设有若干一号孔,且同一侧处的一号孔均匀排布;所述固定倒刺(4)均位于一号孔内,且固定倒刺(4)的外壁与一号孔的内壁固连,固定倒刺(4)用于将锚杆定位于钻好的孔内,并保证外杆(1)的居中,实现锚杆的支撑作用;
所述固定倒刺(4)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状,且该梯形状固定倒刺(4)的开口向内,固定倒刺(4)由橡胶外壳(41)和金属外壳(42)组成;所述橡胶外壳(41)位于金属外壳(42)的内侧,且橡胶外壳(41)外壁与金属外壳(42)内壁固连,金属外壳(42)上设有连通孔(43),橡胶外壳(41)内设有一号通道(44),一号通道(44)内装有水,一号通道(44)、橡胶外壳(41)和连通孔(43)之间利用砂孔连通,初始状态下,橡胶外壳(41)与连通孔(43)不连通,且一号通道(44)内的水不流出,通过连通孔(43)将水泥通入到外杆(1)与孔内的缝隙中;
每个所述固定倒刺(4)的端部设有一对转动板(5);两所述转动板(5)转动安装在固定倒刺(4)上,初始状态下,两转动板(5)分别与固定倒刺(4)的外壁贴合,通过水泥从连通孔(43)处挤出,推动两转动板(5)转动,增大与钻好孔间的接触面积;
所述转动板(5)上均匀设有一组卡紧单元(6);所述卡紧单元(6)用于防止锚杆的脱落,卡紧单元(6)包括限位块(61)和卡紧倒刺(62);所述限位块(61)固连在转动板(5)上;所述卡紧倒刺(62)铰接在转动板(5)上,且卡紧倒刺(62)位于两限位块(61)间,通过限位块(61)与卡紧倒刺(62)间的相互配合,避免锚杆的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拉锁紧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倒刺(62)的截面形状由一号圆弧(621)、二号圆弧(622)、三号圆弧(623)和四号圆弧(624)组成;所述一号圆弧(621)一端与三号圆弧(623)连接,连接处平滑过渡,一号圆弧(621)另一端与二号圆弧(622)连接,连接处形成尖端;所述三号圆弧(623)一端与四号圆弧(624)连接,连接处形成尖端,三号圆弧(623)另一端与二号圆弧(622)连接,连接处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拉锁紧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圆弧(622)与四号圆弧(624)间的夹角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拉锁紧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倒刺(62)由安装块(63)、一号绳(64)、二号绳(65)、一号折叠弹簧(66)和二号折叠弹簧(67)组成;所述安装块(63)铰接在转动板(5)上;所述一号绳(64)和二号绳(65)的一端固连在安装块(63)上,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一号折叠弹簧(66)卡在一号绳(64)和安装块(63)的区域内;所述二号折叠弹簧(67)卡在二号绳(65)和安装块(63)的区域内;所述限位块(61)上开设有刃口;通过卡紧倒刺(62)转动,利用限位块(61)上的刃口将一号绳(64)剪断,使得一号折叠弹簧(66)和二号折叠弹簧(67)展开,增大卡紧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金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淮南市金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65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伸长重复注浆管及双圆可重复注浆锚杆
- 下一篇:一种矿用防冲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