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加工型全荧光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5547.1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1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苏仕健;龚子峰;刘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50 | 分类号: | H01L51/50;H01L5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冯振宁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加工 荧光 白光 有机 发光二极管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加工型全荧光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包括衬底、阳极、空穴注入层、缓冲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本发明采用工序简单、节省材料、成本低廉的溶液加工方式,发光层全部使用不含贵金属的荧光材料,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传统荧光的机理,制得高显色指数的高效率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本发明是首次在溶液加工型白光器件中运用到多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传统荧光的技术,同时利用主客体之间高效不充分的Fӧrster能量转移过程和辅助主体的Fӧrster能量转移通道的作用,在能量得以充分利用的同时使发光层各组分材料的光色得以充分发射,因此达到了同时兼顾光色与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液加工型全荧光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60年代人们利用单晶蒽首次观测到有机电致发光现象以来,OLED的研发便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等发明的三明治型OLED器件,则宣告了OLED这一技术开始向实体化、商业化的方向发展。而OLED也凭借着自身低耗、轻薄、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以及在平面显示与固态照明中表现出的巨大潜力成为了近些年研究的热点。这其中,白光OLED又以其健康柔和的室内照明光源这一用途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自1994年Junji Kido等首次报道白光OLED至今,人们还未有效解决白光OLED器件高效与高显色指数无法兼顾的问题,这个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白光OLED的发展。除此以外,目前所发明的白光OLED器件,其中大多用到了含有贵金属的磷光材料,并采用真空蒸镀的制备方法,这样的制备手段无疑会使生产工序复杂化并带来巨大的成本投入,不利于白光OLED的商业化之路。就白光OLED器件,目前普遍认为的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是效率、显色指数和寿命,但目前同时存在着互补白光光谱覆盖不够宽导致显色指数低,多元共混白光体系能量转移过程难以控制导致效率低的问题。针对这一矛盾,本发明首次成功在溶液加工型器件中使用多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传统荧光的技术,通过调控红、黄、蓝三光色材料的掺杂浓度比例,精确控制了多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与传统荧光材料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在器件电致发光光谱实现宽覆盖的同时达到了很高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溶液加工型全荧光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溶液加工型全荧光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该器件结构依次包括:衬底、阳极、空穴注入层、缓冲层、发光层(使用多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传统荧光的技术)、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优选的,所述衬底的材料包括玻璃、石英、蓝宝石、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对苯二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金属、合金或不锈钢膜。
所述阳极和阴极为金属、金属氧化物、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或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衍生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包括铝、银、金或银镁合金;所属金属氧化物是指氧化铟锡、掺氟二氧化锡、氧化锌和铟镓锌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空穴注入层与缓冲层为单层,或加入电子、激子阻挡层的多层;所述空穴阻挡层与电子传输层为单层,或加入空穴、激子阻挡层的多层。
优选的,所述空穴注入层为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所述缓冲层为聚乙烯基咔唑或4-[1-[4-[二(4-甲基苯基)氨基]苯基]环己基]-N-(3-甲基苯基)-N-(4-甲基苯基)苯胺。
优选的,所述空穴阻挡层为二[2-((氧代)二苯基膦基)苯基]醚;所述电子传输层为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或3,3'-[5'-[3-(3-吡啶基)苯基][1,1':3',1”-三联苯]-3,3”-二基]二吡啶;所述电子注入层为氟化锂或氟化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5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