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迟发型感音神经性耳聋致病基因DIAPH1突变检测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94872.6 申请日: 2019-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9852691B 公开(公告)日: 2023-04-28
发明(设计)人: 查定军;王淑娟;温立婷;梁鹏飞;林颖;陈俊;韩宇;李薇;李琼;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C12N15/11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范巍
地址: 710032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发型 神经性 耳聋 致病 基因 diaph1 突变 检测 试剂盒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迟发型感音神经性耳聋致病基因DIAPH1突变检测试剂盒。试剂盒包括从待测样品中提取DNA的试剂、用于扩增样本DNA的PCR反应试剂、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的试剂;所述扩增样本DNA的PCR反应试剂包括PCR引物。使用本发明所述试剂盒检测患者是否存在DIAPH1基因NM_001314007:c.3575‑2AG突变,从而诊断迟发型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的原因,该试剂盒将有利于临床上开展迟发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DIAPH1突变筛查工作,为迟发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在临床诊断迟发型感音神经性耳聋中应用的DIAPH1基因单个突变位点c.3575-2AG分型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DIAPH1是1997年Lynch等确定DFNA1型耳聋致病基因。20年来已有数个DIAPH1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耳聋家系被报道,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迟发性听力损失伴或不伴血液学异常。此外,还发现DIAPH1基因突变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头综合征相关。遗传性耳聋具有明显的表型多样性和遗传异质性。DIAPH1基因(OMIM:602121)全称diaphanousrelatedformin1,其他名称有:DIA1、DRF1、DFNA1、LFHL1、SCBMS、hDIA1,定位于5q31.3,基因组位置chr5:141,515,021-141,619,055,全长104035bp,cDNA含28个外显子。由于剪接位点的不同,人类DIAPH1基因有3种不同的转录异构体(transcript variants),包括isoform1、isoform2、isoform3。其中,isoform1编码的蛋白质最长,常作为DIAPH1基因编码DNA的标准序列,其mRNA全长5804bp,蛋白质编码区域在mRNA的142bp~3960bp区域,编码含有127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Neuhaus等发现位于DIAPH1基因27号外显子的框移突变p.Ala1210SerfsTer31(c.3624_3625delAG)和无义突变c.3637CT(p.Arg1213Ter)同样引起了类似的DIAPH 1-RD,并且详细分析了患者的听力损失特征,发现与以往DIAPH1突变引起低频听力损失不同,该突变患者表现为先天性中高频听力损失并且快速进展,部分患者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出血倾向。有研究使用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了DIAPH1蛋白在小鼠耳蜗细胞及神经结构的分布,发现在耳蜗中的内柱细胞(IPC)、外毛细胞(OHC)基底部(可能为Deiter细胞)、螺旋神经节神经元、蜗神经中心区域以及雪旺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之间的交界区域都有DIAPH1蛋白的分布;推测上述突变可能影响肌动蛋白和微管的重构,导致内耳细胞和巨核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刚性结构发生改变,是耳聋伴随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之一,因此建议将血常规检查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以帮助锁定具有综合征样表型特征的DIAPH1基因突变。同样的无义突变和类似综合征样表型也见于Ganaha等的报道,该文提出位于DAD结构域的突变位点c.3637CT(p.Arg1213Ter)是该基因的热点突变位点;不同的是该文中家系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比Strilt等的报道更少,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因此推测血小板减少也是渐进性的;文中指出MYH 9相关性综合征如:May-Hegglinanomaly(OMIM 155100)、Fechtner syndrome(OMIM153640)、Epstainsyndrome(OMIM 153650)、Sebastiansyndrome(OMIM606249)也表现为听力损失及MTP,因此,建议有DIAPH 1-RD的患者需要同时检测DIAPH1和MYH9基因。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伴血小板减少症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