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3621.6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清;尹长海;周洪义;李洪光;崔连财;刘耀璐;徐祎擎;乔诗涵;袁帅;盖磊;丁翯添;韩松;张玉增;肖家宏;梁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失 补偿 反向 冲砂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包括能与油管固定连接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同轴套设连接缸套和外管部,所述外管部的顶部与所述中心管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管部的顶部设置进液孔,所述外管部的内壁下部与连接缸套的外壁上部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缸套的外壁上设置能封隔连接缸套外环空的封隔部,所述中心管的底部能滑动地套设内导砂滑动缸套,所述内导砂滑动缸套的底部设置直径自上而下渐增的锥管部,所述锥管部的侧壁上贯通设置喷液孔,所述连接缸套的底部能滑动地套设外导砂滑动缸套,所述锥管部的底部与所述外导砂滑动缸套的内壁密封抵靠连接,所述内导砂滑动缸套和所述外导砂滑动缸套构成导砂双滑动缸套;所述外管部的内壁、所述连接缸套的内壁、所述外导砂滑动缸套的内壁和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构成冲砂进液通道,所述内导砂滑动缸套和所述中心管的内腔连通构成返砂通道;所述外管部的底端和所述封隔部的顶端之间套设第一弹簧,所述封隔部的底端和所述外导砂滑动缸套的顶端之间套设第二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孔的中心轴与所述中心管的中心轴之间呈15°夹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砂滑动缸套的内壁顶部连接有外导砂滑动缸套接箍,所述连接缸套的外壁底部连接有连接缸套接箍,所述外导砂滑动缸套接箍的底端能轴向顶抵于所述连接缸套接箍的顶端,所述外导砂滑动缸套接箍的内壁与所述连接缸套的外壁密封滑动抵靠,所述连接缸套接箍的外壁与所述外导砂滑动缸套的内壁密封滑动抵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底部连接有中心管接箍,所述内导砂滑动缸套的内壁顶部连接有内导砂滑动缸套接箍,所述内导砂滑动缸套接箍的底端能轴向顶抵于所述中心管接箍的顶端,所述内导砂滑动缸套接箍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密封滑动抵靠,所述中心管接箍的外壁与所述内导砂滑动缸套的内壁密封滑动抵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缸套包括上连接缸套和下连接缸套,所述上连接缸套和所述下连接缸套通过隔环接箍连接,所述封隔部的底端与所述隔环接箍的顶端轴向抵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部包括上下交错设置的隔环和胶筒,所述胶筒的外壁能与井壁或套管壁之间卡止抵靠,所述隔环接箍的顶端与位于底部的胶筒的底端轴向抵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部包括顶部密封连接于所述中心管顶部的上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侧壁包括直径自上而下渐增的锥壁,所述锥壁上贯通设置所述进液孔,所述上接头的底部密封连接外缸套,所述外缸套的内壁与所述连接缸套的外壁顶部密封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完成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的组装,并将其安装于油管上;
步骤b、通过油管将防漏失补偿式反向冲砂装置下到井内地层砂的砂面位置;
步骤c、继续下放油管,内导砂滑动缸套和外导砂滑动缸套坐在地层砂的砂面上,中心管、连接缸套及外管部下移;
步骤d、将冲砂液打入井内环空,冲砂液经过进液孔进入冲砂进液通道内,由喷液孔喷出,在水压作用下封隔部封隔连接缸套外环空;
步骤e、由喷液孔喷出的冲砂液形成旋流,地层砂泛起,和液体一起进入返砂通道经油管排出;
步骤f、地层砂被冲出返排后,砂面下降,外导砂滑动缸套和内导砂滑动缸套自动下行,弥补和罩住冲出地层砂的空间,对冲砂深度进行补偿,使冲砂液始终保持在内循环状态;
步骤g、边冲砂边下放油管,使井内地层砂始终在内导砂滑动缸套和外导砂滑动缸套内,直到人工井底地层砂被完全冲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36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信息网络传输方法
- 下一篇:电子封装件及其制法与散热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