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点-肌酸激酶同工酶MB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92989.0 申请日: 2019-04-12
公开(公告)号: CN110082521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2
发明(设计)人: 胡延祯;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33/532 分类号: G01N33/532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周敏
地址: 215123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酶 量子点 制备 碳化二亚胺盐酸盐 羟基琥珀酰亚胺 投料摩尔比 二甲基胺 抗体免疫 复合物 硫代物 试纸条 丙基 抗体 乙基 检测灵敏度 标准曲线 准确定量 抗原 偶联 检测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肌酸激酶同工酶MB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使量子点与1‑乙基‑3‑(3‑二甲基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或其硫代物反应,控制量子点、1‑乙基‑3‑(3‑二甲基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或其硫代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4000~10000:5000~10000;调整反应液的pH为6~8;向反应液中加入肌酸激酶同工酶MB抗体,控制量子点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抗体的投料摩尔比为1:10~18。本发明偶联效果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制得的试纸条的标准曲线好,检测灵敏度高,能够实现肌酸激酶同工酶MB抗原的准确定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标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量子点-肌酸激酶同工酶MB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主要由ⅡB族~ⅥA族元素(如CdSe、CdTe、CdS、ZnSe等)或ⅢA族~ⅤA族元素(如InP、InAs等)构成的半导体纳米颗粒,三个维度尺寸均在100nm以下,外观恰似一个点状物。水相合成的量子点生物相容性好,容易引入功能性基团。量子点与传统有机常规荧光材料相比,具有特殊的荧光特性:1)发射光谱可通过改变尺寸大小和组成来控制,颜色可调,可实现同种量子点多色标记;2)有机染料荧光分子激发光单一,发射光谱宽,有拖尾,而量子点由于其特殊的量子限域效应,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而对称,无长波拖尾;3)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避免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重叠,利于荧光光谱的检测;4)光化学稳定性高,耐光漂白,可经受反复多次的激发;5)荧光效率高;6)生物相容性好,经过各种化学修饰之后,可进行特异性连接;7)荧光寿命长,当激发光关闭数纳秒以后,量子点荧光仍然存在,可获得无背景干扰的荧光信号。

而量子点作为新型的纳米材料,其生物荧光标记的制备方法分为非共价连接和共价连接。其中非共价连接主要有静电吸附,特异性生物靶标连接,链霉素-生物素连接等;共价连接包括量子点表面功能基团羧基、氨基、羟基等,在不同激活剂的活化下分别与生物分子的氨基、巯基等共价连接。其中量子点表面羧基与生物分子氨基共价连接应用最为广泛。

但目前制备量子点-捕获抗体复合物的方法不一,纯化方法需要大型昂贵的仪器完成,限制了量子点-捕获抗体复合物的研究条件,无法计算偶联效率,限制了量子点在生物标记方面的应用。其次,没有实用经济的验证方法,影响了相关产品的检测性能。

含有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较多的器官是心肌,CK-MB是心肌类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尤其在诊断透壁型心肌梗死时,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健康人血清中CK-MB的含量在5%以下,若血清中CK-MB含量显著增高,说明心肌受损。在心梗检测方面的临床意义为:在心梗发病后4 h其含量增高,在16–24 h达到高峰,3–4 d恢复正常。若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仍保持高水平,表明心肌坏死还在进行;若恢复正常后再次升高,说明原梗死部位扩展或者新的梗死部位出现,因此CK-MB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免疫试纸条的检测属于即时检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肌钙蛋白I的定量检测,以满足临床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的要求。

CN104280545A公开了一种同步定量心肌标志物多指标的量子点标记试纸条及其方法,但是,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仅采用该专利公开的内容无法得到相应心肌标志物的标准曲线,从而无法实现相应心肌标志物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好的量子点-肌酸激酶同工酶MB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量子点-肌酸激酶同工酶MB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2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