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风管自动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85952.5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冬;王智春;方合庆;张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信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管 自动加工 预制构件 加工软件 自动展开 排料 预制 数控加工设备 风管系统 工作模式 机电安装 机电领域 技术通道 加工信息 切割路径 生产加工 现场加工 信息传递 输入端 板件 折弯 制造 展品 参考 制作 环节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风管自动加工方法,涉及机电安装的技术领域,解决了从深化设计到现场加工,这种信息传递的阻断使BIM在机电领域的应用变得有限,更多的时候,BIM模型只有参考价值,无法精确制造的问题,其包括以下步骤:S100:形成风管预制构件模型;S200:将带有生产加工信息的风管预制构件模型导到预制加工软件中,预制加工软件将风管系统自动展开排料,并且模拟切割路径;S300:将自动展开排料的加工信息导到数控加工设备的输入端,完成风管自动加工;S400:将风管的板件展开依次经过的折弯等步骤完成风管标准展品制作并安装。本发明具有使相关单位从设计到制造安装的技术通道畅通无阻,并且减少中间多个环节,改变工作模式,提高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风管自动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BIM在建筑领域被称做新的技术革命革命,工业4.0等制造也越来越突显重要性。然而在建筑机电领域,设计软件的BIM模型信息无法传递给等数控机床(等离子切割机),目前的工作流程是参照设计院CAD图纸三维建模,深化设计,在作出风系统单专业图纸,班组参照深化图纸自行对风管进行分段,利用数控机床(自动加工设备)配套软件进行程序编写后加工风管(桥架,任何机电铁皮均可)。从深化设计到现场加工,这种信息传递的阻断使BIM在机电领域的应用变得有限,更多的时候,BIM模型只有参考价值,无法精确制造,还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使相关单位从设计到制造安装的技术通道畅通无阻,并且减少中间多个环节,改变工作模式,提高效率的效果的基于BIM风管自动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BIM风管自动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形成风管预制构件模型;
S200:将带有生产加工信息的风管预制构件模型导到预制加工软件中,预制加工软件将风管系统自动展开排料,并且模拟切割路径;
S300:将自动展开排料的加工信息导到数控加工设备的输入端,完成风管自动加工;
S400:将风管的板件展开依次经过的折弯等步骤完成风管标准展品制作并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骤S100至步骤S400的设置可以更加精确指导施工,所建立的预制构件风管模型与实施产品完全一样,而且通过建立标准构建库利于将平时工作方式及标准数字化存储存,便于推广,另外利用BIM模型将设计段与生产加工所有环节打通,提供作业效率,而且在风管自动加工技术下,无人工排料,人工利用配套软件编写加工尺寸信息,这样将大大减少人工费用支出,在预制构件风管模型状态下,均具备生产加工信息,便于工厂大规模批量高效生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1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BIM建模及深化,同步建立风管构件库;
步骤S120:形成风管预制构件模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骤S110至步骤S120的设置可以有效构建风管预制构件模型,并且应用在后续的步骤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1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1:以暖通专业风系统平面图为基础通过Revit软件建立风系统三维模型;
步骤S112:将风系统与其他专业碰撞检查,综合排布后确定最终风管管路,风管模型只具备空间几何信息,不具备加工信息且只能表达最终安装成风管的几何外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骤S111以及步骤S112的设置可以有效确定出最终风管的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信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信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