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食品甜高粱糖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4225.7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积红;胡伟;李文建;刘敬;王曙阳;陆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3B20/00 | 分类号: | C13B20/00;C13B20/16;C13B25/00;C13B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甜高粱茎秆 汁液 糖浆 甜高粱 制备 功能性食品 加热 浓缩 大分子物质 高值化利用 二次过滤 半固态 深加工 微滤膜 预过滤 除渣 干物 去除 粉尘 细菌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食品甜高粱糖浆及其制备方法。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甜高粱茎秆汁液加热;(2)对加热后的所述甜高粱茎秆汁液进行预过滤处理除渣,得滤液A;(3)将所述滤液A采用微滤膜进行二次过滤,得滤液B;(4)将所述滤液B进行浓缩,浓缩至其中干物的浓度为70~80%,即得到半固态的甜高粱糖浆。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粉尘、细菌和大分子物质,实现了甜高粱茎秆汁液营养组分全部回收的高值化利用,有利于甜高粱茎秆汁液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食品甜高粱糖浆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食品甜高粱糖浆及一种利用甜高粱茎秆汁液制备功能性食品甜高粱糖浆的方法,属于食品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以往相比较,有很大的提升,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逐渐出现一些亚健康状态,也越来越注重食品健康安全。安全、健康、营养的食品的开发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迫切需要有天然、绿色、安全和营养全面的功能性食品。甜高粱糖浆是一种不添加任何物质,纯物理方法,用甜高粱茎秆汁液制备的营养全面的功能性食品。它富含有可溶性糖,优质的水溶性蛋白质,高含量的钾、钠、钙、镁、铁、锰、锌和铜等矿物质元素,还富含有VC、VB1、VB2和VE等营养成分。
国内只有工业甜高粱糖浆生产;在欧美发达国家制备功能性甜高粱糖浆已有多年的历史,其生产工艺是压榨取得的甜高粱茎秆汁液,经网袋过滤,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加热煮沸,撇去浮沫,进行连续蒸发锅浓缩,金属筛网过滤除渣,可得到固形物浓度为78%的糖浆。这种制备工艺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制备过程中没有除去汁液中污染的微生物,也容易污染杂菌,影响到食品安全;(2)制备过程中固型物过滤不彻底,糖浆易混浊;(3)熬制过程中温度高且不均匀,易破坏糖浆中的一些活性物,还原糖易焦糖化等缺陷,易造成产品污染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如何真正实现甜高粱茎秆混合汁液中营养物质全组分的回收,保证功能性食品甜高粱糖浆的绿色清洁生产,易于连续生产是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甜高粱茎秆汁液制备功能性食品甜高粱糖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粉尘、细菌和大分子物质,实现了甜高粱茎秆汁液营养组分全部回收的高值化利用,有利于甜高粱茎秆汁液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甜高粱茎秆汁液制备功能性食品甜高粱糖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甜高粱茎秆汁液加热;
(2)对加热后的所述甜高粱茎秆汁液进行预过滤处理除渣,得滤液A;
(3)将所述滤液A采用微滤膜进行二次过滤,得滤液B;
(4)将所述滤液B进行浓缩,浓缩至其中干物的浓度为70~80%,即得到半固态的甜高粱糖浆。
本发明中,所述甜高粱茎秆汁液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得到,具体可为生长成熟甜高粱秸秆直接经压榨获得。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加热到温度可为50℃~80℃,具体可为55℃、60℃、70℃、55℃~70℃或50℃~75℃。
所述加热为连续式加热、列管式加热、夹套式加热和换热器加热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优选为连续式加热。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预过滤处理的筛网精度可为100目~200目,具体可为100目、120目、100目~120目或100目~150目;所述预过滤处理采用重力过滤、加压过滤和/或真空过滤,所述预过滤处理具体压力为0.03MPa、0.04MPa、0.06MPa,过滤介质可为各种材料所做的滤布和滤网;所述预过滤处理的目的是除去甜高粱茎秆汁液中固型物,如秸秆渣、粉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4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