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融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1629.0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崇军;陈崇华;徐上灶;孟习柱;谢尚炬;张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操作行为 报警信息 金融欺诈 输出 转向步骤 验证 黑名单数据库 交易评估 金融安全 信用评估 评估 分类 身份 | ||
1.一种金融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用于对用户的网络操作行为进行识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所述网络操作行为进行身份评估验证,并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是否通过所述身份评估验证:
若是:则转向步骤S2;
若否:则输出一用于表示所述身份评估验证异常的第一报警信息;
步骤S2,对所述网络操作行为进行交易评估验证,并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是否通过所述交易评估验证:
若是:则转向步骤S3;
若否:则输出一用于表示所述交易评估验证异常的第二报警信息;
步骤S3,对所述网络操作行为进行信用评估验证,并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是否通过所述信用评估验证:
若是:则输出一用于表示所述网络操作行为不是欺诈行为的通过信息;
若否:则输出一用于表示所述信用评估验证异常的第三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融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一包括欺诈用户的黑名单数据库;
判断所述第三报警信息中的用户信息是否存在于所述黑名单数据库中:
若存在,所述黑名单数据库相应用户的欺诈次数加1;
若不存在,将所述用户信息加入所述黑名单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融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一包括欺诈用户的黑名单数据库;
在输出第一报警信息后,判断所述第一报警信息中的用户信息是否存在于所述黑名单数据库中:
若存在,则直接输出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并将所述黑名单数据库中相应用户的欺诈次数加1;
若不存在,则转向步骤S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融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一包括欺诈用户的黑名单数据库;
在输出第二报警信息后,判断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中的用户信息是否存在于所述黑名单数据库中:
若存在,则直接输出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并将所述黑名单数据库中相应用户的欺诈次数加1;
若不存在,则转向步骤S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融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一包括欺诈用户的黑名单数据库,所述黑名单数据库中的每个所述欺诈用户关联于一欺诈次数;
执行所述步骤S1之前,在获取所述网络操作后,首先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A1,判断所述网络操作所对应的用户是否存在于所述黑名单数据库中:
若存在,则转向步骤A2;
若不存在,则开始执行所述步骤S1;
步骤A2,判断所述用户的所述欺诈次数是否已达到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直接输出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并将所述黑名单数据库中相应用户的欺诈次数加1;
若否,则开始执行所述步骤S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融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的登录设备是否为绑定认证设备:
若是,则转向步骤S12;
若否:则输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
步骤S12,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的地理位置是否为陌生地区:
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
若否,则转向步骤S13;
步骤S13,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是否存在操作环境异常:
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
若否,则转向步骤S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融欺诈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是否存在密码输入错误:
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报警信息;
若否,则转向步骤S22;
步骤S22,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是否存在交易类异常:
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报警信息;
若否,则转向步骤S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融欺诈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中是否存在欺诈信息库中的欺诈信息:
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三报警信息;
若否,则转向步骤S32;
步骤S32,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中是否存在失信信息库中的失信信息:
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三报警信息;
若否,则转向步骤S33;
步骤S33,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行为中是否存在高危账号库中的账号信息:
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三报警信息;
若否,则输出所述通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16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期货推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区块链记账节点选择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