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反应的催化体系及合成正丁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76641.2 | 申请日: | 201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国;李嘉晨;李会泉;张婵娟;刘佳驹;贺鹏;曹妍;陈家强;徐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31/26 | 分类号: | B01J31/26;B01J31/24;B01J31/30;C07C29/158;C07C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加氢 正丁醇 催化体系 碘化物助催化剂 过渡金属元素 有机配体 合成 均相催化体系 反应效率 循环再生 二氧化碳 催化剂 制备 | ||
1.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反应的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体系包括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有机配体和碘化物助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包括Fe、Cu、Pd、Pt、Ni、Rh、Ru、Co或Ir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包括[N(C2H5)2][HFe3(CO)11]、LCu(MeCN)PF6,其中L为1,1,1-三(二苯基膦基甲基)乙烷、[Pd(C2H3O2)2]3、[PdCl(C3H5)]2、Pt(NH3)4Cl2、NiCl2(dppp)、NiCl2(dppe)、[Rh(CO)2I]2、[Rh(CO)2Cl]2、RhCl3、Rh2(OAc)4、RuCl3、Ru3(CO)12、Co(acac)3、Co(OAc)2、[IrCl(C8H12)]2或IrCl3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配体包括4-甲基咪唑、三苯基膦、二甲基苯基膦、1,2-双(二甲基瞵)乙烷、双二苯基膦甲烷、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1,2-双(二苯基膦)苯、1,4-双(二苯膦基)丁烷、2-二苯基膦甲醛、2-二苯基膦苯甲酸、二苯基-2-吡啶膦或1,3-双(二苯磷基)丙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有机配体为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碘化物催化剂包括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钾、碘化1-乙基-3-乙烯基咪唑、碘化1-乙基-3-甲基咪唑、1-丁基-3-甲基碘化咪唑嗡、1-甲基-3-丙基碘化咪唑嗡或1-丁基-4-甲基碘化吡啶中的至少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反应合成正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加入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体系,进行反应得到正丁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溶剂包括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四氢呋喃、异十三烷、N-甲基吡咯烷酮、1,4-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乙醇、苯、水、[OMIm]HSO4、[OMIm]H2PO4、[Emim]HSO4、[Hmim]H2PO4、[Bmim]Cl、[C6mim]Br、[Bmim]BF4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体系中,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有机配体和碘化物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30):(0.1~20)。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初始压力为0.1~20MPa;
优选地,二氧化碳的分压为0.1~10MPa;
优选地,氢气的分压为0.1~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66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