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石蒜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5458.0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4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姣;王忠;孙海楠;王涛;庄维兵;束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晓琳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蒜 组织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石蒜组织培养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香石蒜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灭菌处理后的香石蒜鳞茎接种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得到第一小鳞茎;(2)将第一小鳞茎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愈伤培养,得到愈伤团块;(3)将愈伤团块接种到愈伤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得到第二小鳞茎;(4)将第二小鳞茎接种到壮芽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壮芽生根培养。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安全性高,分化能力强,能够实现香石蒜的高效繁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石蒜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石蒜属植物共有20多种,其中15种分布在中国,有‘花叶不相见’的特殊观赏性状,也被誉为“中国郁金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球根花卉。石蒜通常用分球、鳞茎基底切割和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分球和鳞茎基底切割方法简单易行,但繁殖系数不高、速度慢,很难满足近年来对石蒜种球的大量需求,因此,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是获得大量石蒜种球的有效途径。
目前对石蒜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由于种间差异大,在愈伤诱导和分化阶段所用植物激素种类和浓度会直接影响到组织培养的成败和繁殖系数,因此,建立完善的不同种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对高效获得大量石蒜属植物非常重要。据报道,目前已建立起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种类有:石蒜、乳白石蒜、长筒石蒜、红蓝石蒜、中国石蒜、忽地笑和安徽石蒜,其他种也有相关研究进展,但并未见成熟、高效的繁殖体系。
香石蒜是石蒜属中稀有的一种自然杂交后代,其特征在于花蕾有红色条纹,盛开后花瓣腹面有粉红色中线、背面有一条红色的条纹,并且是石蒜属植物中少有的具香气的种,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由于其分布区局限,种球数量少且不能通过种子繁殖,导致对这一优良品种的园林应用较为滞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石蒜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安全性高,分化能力强,能够实现香石蒜的高效繁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石蒜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灭菌处理后的香石蒜鳞茎接种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30d以上,得到第一小鳞茎;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还包括3.0mg/L的6-BA和0.5mg/L的NAA,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为30g/L,琼脂的浓度为7.5g/L,pH值为5.9;所述灭菌处理包括用质量分数为4%的次氯酸钠消毒15min;
(2)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小鳞茎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愈伤培养30~40d,得到愈伤团块;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还包括1.5mg/L的2,4-D和0.2mg/L的6-BA,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为30g/L,琼脂的浓度为7.5g/L,pH值为5.9;
(3)将步骤(2)得到的愈伤团块接种到愈伤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20d以上,得到第二小鳞茎;所述愈伤分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还包括2.0mg/L的6-BA和0.5mg/L的NAA,所述愈伤分化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为30g/L,琼脂的浓度为7.5g/L,pH值为5.9;
(4)将步骤(3)得到的第二小鳞茎接种到壮芽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壮芽生根培养25~35d;所述壮芽生根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还包括0.4mg/L的6-BA和0.2mg/L的NAA,所述壮芽生根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为30g/L,琼脂的浓度为7.5g/L,pH值为5.9。
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灭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去除香石蒜鳞茎的根系和外层包皮,切除鳞茎上部,保留鳞茎盘基部,剔除鳞茎盘基部外部2~3层鳞片,沿鳞茎盘中间切开,得到两个小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5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