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以太网AVB通信延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3219.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6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林;秦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5006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以太网 avb 通信 延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小以太网AVB通信延时的方法,包括:测试以太网AVB网络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通信延时时间,通信延时时间包括智能域控制器内部决策层调用虚拟接口函数发送单个CAN报文的周期、智能域ECU与外部域ECU的CAN报文发送周期、整车域ECU的CAN报文更新周期和外部域ECU发送给智能域ECU的周期中的至少两个;减小存在通信延时时间的通信节点的处理周期。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域间以太网AVB通信延时,有利于提升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保证了以太网通信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提高了域间通信效率及改善了决策控制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小以太网AVB通信延时的方法,属于车载网络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太网音视频桥接技术(Ethernet Audio/VideoBridging,AVB)是对现有以太网功能的扩展,可解决现有车载CAN网络带宽消耗及传输带宽不足的问题,以太网AVB通信通过保障带宽、精准时间同步可建立高质量的以太网络,适用于具有实时性和容错性的应用场景。
以太网AVB通信在实际传输中涉及大量的以太网数据包,在将车辆划分为不同域间通信时,以太网传输数据量巨大(一整包数据多达几千个字节),且传输速度快。如图1所示,整车控制域、车身管理域和网联域均通过AVB与智能驾驶域进行通信,属于域间通信,可互联互通;智能驾驶域与外部域通过CAN通信,不属于域间通信。其中外部域为前端控制指令下发端,是整体通信的源头,智能驾驶域为中转站,整车控制域和车身管理域为最终后端指令下发端。整车控制域和车身管理域分别直接与执行机构对接,这里执行机构包含转向、制动、驱动以及车身电器车灯、车门等。
在基于AVB协议的基础上,将实际通信层的每包以太网数据中的CAN数据包提取出来供应用层使用,应用层再将有更新变化的CAN数据提取出来供决策层使用。应用层采用实体函数方式实现不同域间的AVB通信,决策层采用虚拟函数的方式实现应用层与决策层仿真模块的虚拟通信,即决策层向应用层循环进行单帧CAN数据的信息传递而不是整包CAN数据的传递,以此简化决策层数据处理的方式。以上通信方式为透明式传输,但是在实际通信过程中还是存在通信延时,延时时间导致整体通信传输效率低,影响决策控制端的控制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以太网AVB通信延时的方法,以解决目前AVB通信过程中存在通信延时导致传输效率低、影响决策控制端的控制有效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以太网AVB通信延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试以太网AVB网络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通信延时时间,所述通信延时时间包括智能域控制器内部决策层调用虚拟接口函数发送单个CAN报文的周期、智能域ECU与外部域ECU的CAN报文发送周期、整车域ECU的CAN报文更新周期和外部域ECU发送给智能域ECU的周期中的至少两个;
2)减小存在通信延时时间的通信节点的处理周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数据在通信网络传输过程中隐含存在的通信延时的通信节点进行通信延时时间测量,在不影响整体通信传输效率的情况下,对存在通信延时时间的通信节点进行处理,以减小延时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域间以太网AVB通信延时,有利于提升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保证以太网通信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提高域间通信效率及改善决策控制的有效性。
进一步的,为了有效减小通信延时,所述步骤2)中智能域控制器内部决策层调用虚拟接口函数发送单个CAN报文的周期由30ms降为10ms。
进一步的,为了有效减小通信延时,所述步骤2)中智能域ECU与外部域ECU的CAN报文发送周期由50ms降为10ms。
进一步的,为了有效减小通信延时,所述步骤2)中整车域ECU的CAN报文更新周期由50ms降为1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32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