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底锅具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3081.5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民;邢凤雷;许智波;姚亮;黄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2;C23C8/36;B32B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底锅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底锅具的制造方法。该复底锅具包括:锅体,包括主体材料层和至少一层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包覆在所述主体材料层的外表面上,并且包覆范围从所述主体材料层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主体材料层的至少部分侧部;形成于锅体内表面的防锈层,所述防锈层采用气体渗氮或离子渗氮的方式形成;以及可选地形成于锅体外表面的复底层;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剥离强度大于15N/mm,优选为16‑30N/mm。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复底锅具加热时锅底的温度更均匀,烹饪效果更好,具有好的防锈性能、无油烟、轻便,且复合材料层的剥离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底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不锈精铁锅具主要为单层铁板或钢板制成,然后通过渗氮(也称为氮化)的方式进行防锈处理,渗氮处理包括液体渗氮、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三种方法,这种锅具由于是单层较薄而且导热性能较差的铁质或钢质材料制成,因此存在导热不均匀、加热后容易变形以及容易产生油烟等问题,产品品质较低,用户体验较差,市场上也一直没有一款既防锈性能好也符合国家无油烟锅标准的精铁锅产品出现。另一方面,相对不粘锅具和不锈钢锅具而言,精铁锅其实是最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锅具,具有无涂层更耐用、可以使用铁铲、适合爆炒等诸多优点,因此解决精铁锅导热不均匀和容易产生油烟的问题变得十分必要。
从专利方面分析,行业内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些解决方案。
申请号为CN201010600026.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底锅具的制造方法,其方案为锅体成形→锅体渗氮处理→锅体压焊复底片,其思路是先渗氮再复底。然而,渗氮处理后的锅体再进行压力焊复底片,复底片与锅体的结合力很差,复底片容易脱落,无法满足使用;而且,其防锈性能不能满足日常使用要求,因此这种解决方案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先渗氮再复底工艺制备的复合底锅具中复底片与锅体的结合力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底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底锅具,该复底锅具包括:
锅体,包括主体材料层和至少一层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包覆在所述主体材料层的外表面上,并且包覆范围从所述主体材料层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主体材料层的至少部分侧部;
形成于锅体内表面的防锈层,所述防锈层采用气体渗氮或离子渗氮的方式形成;以及
可选地形成于锅体外表面的复底层,所述复底层包覆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底部以及可选地包覆所述复合材料层的至少部分侧部;
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剥离强度大于15N/mm,优选为20-30N/mm。
优选地,所述复底层包括导磁层以及可选的至少一层中间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导磁层为喷涂涂层或导磁片。
优选地,所述中间金属层选自铝层和铜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复底层包覆于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底部,或者完全包覆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底部和侧部。
优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层对所述主体材料层的包覆范围为从所述主体材料层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主体材料层的至少部分侧部,且所述复合材料层的高度为40mm以上,优选为45mm以上。
优选地,所述主体材料层为0.3mm~1.5mm的铁质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为2.0mm以上的铝板或铜板。
优选地,锅底平面到40mm高的范围内,锅体平均厚度不小于3.5mm。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造上述复底锅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3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底锅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