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座式单轨车站盖梁钢筋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2807.3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何恩;肖荣;朱敏;王泽林;李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座式 单轨 车站 钢筋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站盖梁钢筋的施工方法,所述盖梁钢筋上需插设柱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于盖梁钢筋的施工区域中对应待设置的柱筋位置处搭设临时支架;
安装盖梁钢筋以形成钢筋骨架,安装时将所述盖梁钢筋置于对应的临时支架上以通过所述临时支架支撑对应的盖梁钢筋,且对应临时支架位置处的箍筋暂不安装;
安装波纹管和柱筋,将所述波纹管置于所述钢筋骨架的内部,将所述柱筋部分插入至所述钢筋骨架的内部;以及
拆除所述临时支架,并安装好临时支架所在位置处的箍筋,从而完成了盖梁钢筋的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站盖梁钢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波纹管和柱筋的步骤,包括:
提供底层波纹管,将所述底层波纹管穿置于所述钢筋骨架内;
提供第一道支撑筋,将所述第一道支撑筋置于所述钢筋骨架内并将所述第一道支撑筋的设置方向设为与盖梁的设置方向相一致,将所述第一道支撑筋设于所述底层波纹管的上方并与所述钢筋骨架上对应的钢筋固定连接;
提供第一侧向柱筋,将所述第一侧向柱筋的底部弯折形成第一弯锚段,所述第一侧向柱筋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盖梁的设置方向相一致,将所述第一侧向柱筋插入至所述钢筋骨架的内部,并使得所述第一弯锚段置于所述第一道支撑筋上,将所述第一弯锚段与所述第一道支撑筋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站盖梁钢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波纹管和柱筋的步骤,还包括:
提供中层波纹管,将所述中层波纹管穿置于所述钢筋骨架内,且所述中层波纹管位于所述第一弯锚段的上方;
提供第二道支撑筋,将所述第二道支撑筋置于所述钢筋骨架内并将所述第二道支撑筋的设置方向设为垂直于所述盖梁的设置方向,将所述第二道支撑筋设于所述中层波纹管的上方并与所述钢筋骨架上对应的钢筋固定连接;
提供第二侧向柱筋,将所述第二侧向柱筋的底部弯折形成第二弯锚段,将所述第二侧向柱筋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二侧向柱筋的第二部分沿垂直于所述盖梁的设置方向插入至所述钢筋骨架的内部,并使得所述第二弯锚段置于所述第二道支撑筋上,将所述第二弯锚段与所述第二道支撑筋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站盖梁钢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侧向柱筋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侧向柱筋沿垂直于所述盖梁的设置方向并排设置,以设定间隔选取第二侧向柱筋形成第一部分,其余的第二侧向柱筋为第二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站盖梁钢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波纹管和柱筋的步骤,还包括:
提供顶层波纹管,将所述顶层波纹管穿置于所述钢筋骨架内,且所述顶层波纹管位于所述第二侧向柱筋的第二部分上的第二弯锚段的上方;
提供第三道支撑筋,将所述第三道支撑筋置于所述钢筋骨架内并将所述第三道支撑筋的设置方向设为垂直于所述盖梁的设置方向,将所述第三道支撑筋设于所述顶层波纹管的上方并与所述钢筋骨架上对应的钢筋固定连接;
将所述第二侧向柱筋的第一部分插入至所述钢筋骨架的内部,并使得所述第二侧向柱筋的第一部分中的第二弯锚段置于所述第三道支撑筋上并与所述第三道支撑筋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站盖梁钢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好所述第二侧向柱筋的第二部分后,于所安装好的第二侧向柱筋之间形成有安装通道;
安装所述顶层波纹管时,将所述顶层波纹管穿置于对应的安装通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站盖梁钢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搭设临时支架的步骤,包括:
提供多个支杆,将支杆沿横向、纵向以及竖向连接固定从而形成框架式的临时支架,且所形成的临时支架顶部的承托面的标高与所述盖梁钢筋中的顶层钢筋的标高相一致,所形成的临时支架的内侧距待形成的盖梁的对应的边缘留有设定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站盖梁钢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盖梁钢筋时,将对应柱筋位置处的箍筋安装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28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预应力牛腿托架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磁极缓冲型连通式拉索减震限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