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72576.6 | 申请日: | 2019-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1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邵沈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沈齐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1S19/42;G01S19/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占丽君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交通管理 系统 | ||
1.一种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航服务平台、云控制平台及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包括5G无线网络通讯模块、电子地图模块、车辆特征矢量常数模块、车辆电子号牌模块和扫脸模块;
所述5G无线网络通讯模块用于为所述车载终端与云控制平台之间提供双向的5G无线网络数据链接通道;
所述导航服务平台与所述云控制平台利用5G无线网络通信链接,用于采用北斗卫星差分定位导航技术、实时获取导航数据,所述导航数据包括卫星信号覆盖区域内所有交通路面的交通标线、交通标志牌的位置坐标,所述导航数据还包括地面所有停车场或停车位、道路沿线停车位的位置坐标;
所述导航服务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导航数据存储于所述云控制平台;
所述导航服务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导航数据标定于所述电子地图模块,以当车辆行驶时、实时监测车辆行驶的动态轨迹,对车辆行驶起到实时监督和规范作用;
所述车辆特征矢量常数模块,用于存储车辆的特征矢量常数;
所述云控制平台用于将所述车辆特征矢量常数与交通路面的交通标线、交通标志牌的位置坐标在厘米级的地图上面进行实时对比,并根据比对结果实时发布对交通违规车辆的预警及实时处罚信息;
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车辆电子号牌模块用于获取并绑定实名制驾驶人个人信息、机动车电子号牌及驾驶人个人账户信息;
所述云控制平台还用于根据车辆的特征矢量常数判断车辆行驶状态、并在厘米级电子地图上面实时确定出正常行驶的车辆及发生故障车辆的实时位置坐标点,向其周边相邻的车辆实时发布预警指令,将所述故障点以红色闪烁显示于所述电子地图,并通知后续车辆降速、调整车距或绕行;
所述扫脸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当前的实名制驾驶人面部信息,并根据所述云控制平台建立的实名制驾驶人驾驶资质信息数据库,实时比对该驾驶人的驾驶资质以及实时监测和防范驾驶人疲劳驾驶;
其中,对特征矢量常数做如下解释:
由于本车载终端的“卫星定位天线/激光定位脉冲传感器”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卫星定位天线到地面垂点的坐标参数,与车辆前后左右四个轮胎与地面切点的坐标参数之间的距离关系,就具有了唯一性,将这五组具有固定相关性的坐标数据与该车辆的电子号牌相关联,定义为“特征矢量常数”;由于不同品牌、不同车型、不同款式车辆的轮距、轴距是各自固定不变的,因此将车辆的“特征矢量常数”与该车所在位置的交通标线坐标参数、交通标志牌位置的坐标参数实时比对的结果,就反映着该车所处的实时状态,实时得出该车辆是否符合交通法规的规定;相同品牌、相同型号的车辆具有相同常“特征矢量常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车辆则具有不同的“特征矢量常数”;
将每一辆车的“特征矢量常数”与该车辆的电子号牌绑定,固化写入于该车辆的“本车载终端”内作为该车辆的法定电子标识;将车辆外壳对地面投影边界的坐标参数集与该车辆“特征矢量常数”轴对称叠加,利用三维动画与视频处理技术,将该车辆投影与本系统高精度电子地图进行实时的动态绑定,该三维动画视频可以直接作为车辆行驶及停车入位时直观操作、精准停靠的参考,达到“鸟瞰”的视觉效果;
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卫星盲区激光脉冲定位模块,用于车辆在隧道内及高架桥下方的卫星定位盲区路面行驶时,接收位于车道上方发出的激光脉冲信号,与所述导航服务平台通信;
所述系统在隧道顶部及高架桥下面车道的顶部沿线,按一定距离间隔设置激光脉冲发射点阵,每个激光脉冲发射点具有固定的位置坐标编码对应其垂点的位置坐标;其脉冲光束以扇面覆盖至下面对应的车道标线以内,不同的车道具有不同的激光脉冲编码对应不同的车道,以此有别于其他相邻的车道;
车载终端根据实时接收到的激光脉冲发射点位置坐标即可实时确定该车在隧道及高架桥下方等卫星盲区行车道的实时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触摸显示器,所述触摸显示器用于显示电子地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北斗卫星差分定位模块,所述北斗卫星差分定位模块用于接收、解读所述导航服务平台实时发布的车辆位置定位坐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沈齐,未经邵沈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25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数据显示系统
- 下一篇:机械车库自助停车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