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检测的密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1603.8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0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跞;戚放;袁林航;王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涡轮 增压 检测 密封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检测的密封系统,密封系统包括:定位装置、五连杆压紧装置和至少一个穿销压紧装置,定位装置是一个L形竖板,其竖直面与涡轮增压器主进气口法兰贴合,用于定位密封涡轮增压器主进气口;五连杆压紧装置,由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气缸底座构成,用于压紧涡轮增压器主进气口的法兰;穿销压紧装置,由穿销机构、压紧机构和底座构成,用于穿销主进气口的法兰上的通孔。本发明采用电信号控制自动定位、自动按压的方式,为涡轮增压器的检测件准备提供了便利条件;该密封系统上方敞开安装取放无阻挡,压紧装置的圆销定位和面定位对检测件进行多维度限定,定位精准,检测前准备无需人工,高效快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涡轮增压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检测的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的终检测试,主要是按照实际工况模拟进气和出气,然后进行相应的各种性能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出气模拟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性能检测的准确性,而进出气口的密封性又是进出气模拟准确性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检测过程中确保主进气口的密封性,同时也确保主进气口定位的准确性,才能确保其他进出气口的密封性和性能检测传感器相对于工件的位置的准确性。因此,保证主进气口的密封性和定位准确性是涡轮增压器终检设备的关键技术之一。
现有技术中的主进气口密封方式采用的是单点压紧密封和人工定位,一方面单点压紧的密封效果不佳,不能够满足涡轮增压器主进气口不规则形状的密封需求,另一方面人工定位的操作耗时较长,不能够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此外,涡轮增压器主进气口法兰属于表面粗加工的工件,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定位的准确度无法达到机械定位的精度,操作的难度大、效率低。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安装涡轮增压器的辅助检测的系统,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操作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检测的密封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密封系统包括:定位装置、五连杆压紧装置、至少一个穿销压紧装置,其中,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密封涡轮增压器的主进气口;五连杆压紧装置用于压紧所述法兰;穿销压紧装置用于穿销所述主进气口的法兰上的通孔。
进一步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至少一个定位块、与定位块一一对应的调整螺钉、密封圈,其中,定位板具有筒状凸台,筒状凸台与涡轮增压器的主进气口的法兰贴合;定位块设置在筒状凸台附近;调整螺钉设置在定位块上,调整螺钉用于限定涡轮增压器的主进气口的位置;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筒状凸台的根部,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涡轮增压器的主进气口。
进一步地,该定位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定位块上,用于检测所述筒状凸台上是否套设有涡轮增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凸台的根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圈为O型橡胶圈,所述O型橡胶圈嵌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五连杆压紧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板、支撑架、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其中,所述底部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架相互垂直;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固定板上,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传动装置的自由端先向下再向所述驱动装置移动,从而按压涡轮增压器的主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五连杆压紧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斜拉加强筋,用于阻止所述底部固定板与支撑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述斜拉加强筋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板上,所述斜拉加强筋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具体包括:第一连杆,其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另外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杆旋转连接;第二连杆,其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杆上;以及第一平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压杆的中间部位旋转连接;压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旋转连接;所述压杆的自由端在所述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一平行连杆的共同作用下,先向下再向所述驱动装置移动,从而将涡轮增压器的主进气口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1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