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高分子材料引导骨再生复合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9969.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5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仲学雷;金桥;赵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杰圣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4 | 分类号: | A61L27/44;A61L27/56;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张娟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材料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多孔膜 骨再生 聚己内酯 制备 聚乙二醇共聚物 异丙基丙烯酰胺 生物相容性 成纤细胞 聚乙交酯 快速生长 伤口部位 物理屏障 再生空间 骨组织 聚乳酸 质量比 降解 胶原 迁移 生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高分子材料引导骨再生复合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厚度为0.1~0.3mm,纳米二氧化硅与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1:2~4;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交酯和胶原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的纳米二氧化硅/高分子材料引导骨再生复合多孔膜的机械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降解速度适中,能够起到很好的物理屏障作用,防止快速生长的成纤细胞迁移到伤口部位,为缓慢生长的骨组织提供再生空间,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引导骨再生复合多孔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导骨再生膜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高分子材料引导骨再生复合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引导骨再生GBR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由感染或外伤引起的牙槽骨或下颌骨病变,引导骨再生膜是为了在伤口部位创造一个隔离空间,这样有利于骨细胞的增殖和促进新骨的形成。引导骨再生膜所起的作用为物理屏障,防止快速生长的成纤细胞迁移到伤口部位,并为缓慢生长的骨组织提供再生空间。引导骨再生膜需要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可吸收性,强度高并且细胞附着性高,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引导骨再生膜很难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如聚四氟乙烯膜虽然强度高,但是不可降解,必须通过二次手术去除,增加了病人感染的危险;聚己内酯膜由于其疏水性和降解速率慢,因此细胞附着力低,而且降解速率慢增加了病人对引导骨再生膜的过敏反应概率。
因此,生物降解速度适中,可吸收性好,强度高,细胞附着力高的引导骨再生膜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高分子材料引导骨再生复合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高分子材料引导骨再生复合多孔膜,厚度为0.1~0.3mm,纳米二氧化硅与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1:2~4;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交酯和胶原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①在反应瓶中加入ε-己内酯、聚乙二醇和辛酸亚锡溶解于溶剂中,通入氮气,在125~135℃下搅拌反应8~10小时,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溶解于水中,透析2~3天,将透析液冷冻干燥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ε-己内酯、聚乙二醇和辛酸亚锡的质量比为3~5:1:0.01~0.05;所述溶剂为甲苯、二氯甲烷或乙醇;
②将步骤①所得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0~5℃下加入三乙胺和丙烯酰氯,升温至35~45℃,在氮气范围下搅拌反应30~60分钟,减压蒸馏后干燥,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三乙胺和丙烯酰氯的质量比为5~10:1~3:1;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苯或二氯甲烷;
③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步骤②所得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向其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在氮气下升温至70~80℃反应10~15小时,减压蒸馏后干燥,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3:1~3:0.01~0.05。
优选的,高分子材料中至少含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和聚乳酸按照质量比1~5:1~5组成。
优选的,纳米二氧化硅与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杰圣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杰圣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9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