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连结装置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68249.3 | 申请日: | 2019-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0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真一郎;新井政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48/30 | 分类号: | F16H48/30;F16H48/24;B60K23/04;B60T8/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严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连结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具有连结装置的车辆,能够在抑制连结装置的体积、质量增大的同时,缩短从连结状态到解除输入侧啮合构件与输出侧啮合构件的啮合的时间。在从第1可动套筒(126)与第1侧齿(122R)啮合的连结状态解除第1可动套筒(126)与第1侧齿(122R)的啮合时,使后轮(16L)和后轮(16R)的任一者产生第1制动力(Br1),以使第1差动转矩(Ts1)降低,所以在解除第1可动套筒(126)与第1侧齿(122R)的啮合的情况下,利用第1制动力(Br1)降低第1差动转矩(Ts1)。由此,能够在抑制第1连结装置(128)的体积、质量增大的同时,缩短从所述连结状态到解除第1可动套筒(126)与第1侧齿(122R)的啮合的时间(T)。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技术,能够在抑制车辆的连结装置的体积、质量增大的同时,较佳地缩短从使输入侧啮合构件与输出侧啮合构件啮合后的连结状态到解除上述输入侧啮合构件与上述输出侧啮合构件的啮合的时间。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a)啮合式离合器机构和(b)凸轮机构的车辆的连结装置,上述啮合式离合器机构使输入侧啮合构件与输出侧啮合构件啮合并相互连结,上述输入侧啮合构件与驱动力源能够进行传动地相连结,上述输出侧啮合构件与驱动轮能够进行传动地相连结,上述凸轮机构依据在上述啮合式离合器机构的上述输入侧啮合构件与上述输出侧啮合构件的连结状态下想要使上述输入侧啮合构件与上述输出侧啮合构件进行差动旋转的差动转矩,帮助上述输入侧啮合构件与上述输出侧啮合构件的啮合。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的连结装置就是该种车辆的连结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在上述连结装置中使啮合式离合器机构的锁定构件与被锁定构件啮合,从而在差速器装置中使差速器壳与一对侧齿(日文:サイドギヤ)的一者能够进行传动地相连结,从而成为限制上述一对侧齿的差动的非差动状态,即,差速器锁止状态。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在使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被锁定构件啮合并使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被锁定构件连结的连结状态即上述差速器锁止状态下,当例如因转弯行驶等而产生使上述一对侧齿想要差动旋转从而使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被锁定构件想要差动旋转的差动转矩时,利用凸轮机构依据上述差动转矩朝向与上述被锁定构件啮合的方向向上述被锁定构件推压上述锁定构件,从而帮助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被锁定构件的啮合。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连结装置中,例如包括促动器和复位弹簧,上述促动器将上述锁定构件选择性地驱动到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被锁定构件啮合的啮合位置和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被锁定构件不啮合的非啮合位置,上述复位弹簧为螺旋状,对上述锁定构件施力以使上述锁定构件向上述非啮合位置返回,上述促动器使上述锁定构件克服上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而移动到上述啮合位置,利用上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使上述锁定构件移动到上述非啮合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2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专利文献1那样的车辆的连结装置在例如利用上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解除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被锁定构件的啮合的情况下,当利用上述凸轮机构朝向与上述被锁定构件啮合的方向向上述被锁定构件推压上述锁定构件的状态时,即,产生上述差动转矩时,上述锁定构件难以从上述啮合位置切换到上述非啮合位置。因此,有时上述锁定构件不会从上述啮合位置切换到上述非啮合位置,直到例如车辆行驶状态变为上述差动转矩减小的行驶状态,从想要在上述啮合式离合器机构中解除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被锁定构件的啮合到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被锁定构件的啮合实际解除,有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对此,考虑增大上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从而即使在利用上述凸轮机构朝向与上述被锁定构件啮合的方向向上述被锁定构件推压上述锁定构件的状态时,也使上述锁定构件从上述啮合位置向上述非啮合位置切换。但是,在为了连结上述锁定构件与上述非锁定构件而使上述锁定构件克服上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地向上述啮合位置移动的情况下,需要与上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的增大相对应地增大自上述促动器施加于上述锁定构件的力,所以存在使上述促动器即上述连结装置的体积、质量增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8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