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黄土高原泥流防治的植物根群坝生态工程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7544.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3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永;余启明;王涛;宁立波;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A01G17/00;A01G20/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土高原 生态工程建设 植物根群 草本植物 根群 泥流 坡度 乔木 生态环境改善 搭配种植 灌木树种 浅层土壤 土壤侵蚀 种植植物 造林地 防治 层片 管护 抚育 灌木 水土流失 树种 山坡 生长 健康 保证 | ||
1.一种用于黄土高原泥流防治的植物根群坝生态工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黄土高原的山坡坡度进行划分;
S2、在不同坡度下,土壤侵蚀类型不同,合理搭配种植不同种类、不同根群深度的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和草本植物,三种植物的种植方式为沿山坡等高线横坡种植,灌木树种穿插种植在乔木树种之间,草本植物穿插种植在乔木树种和灌木树种之间,形成不同坡度、不同植物种植方式的黄土高原区造林地;
S3、后期对造林地种植植物进行抚育和管护,以保证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土高原泥流防治的植物根群坝生态工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黄土高原分为三个区域:山坡坡度25°以下区域,山坡坡度25°-40°区域,山坡坡度40°以上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黄土高原泥流防治的植物根群坝生态工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种植的乔木树种为刺槐、侧柏、臭椿、柽柳、白榆、文冠果中的任一种;种植的灌木树种为灌木沙棘、柠条锦鸡儿、胡枝子、枸杞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种植的草本植物为白莲蒿、狗尾草、芨芨草、紫花苜蓿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黄土高原泥流防治的植物根群坝生态工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山坡坡度25°以下区域,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刺槐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5×2m,222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侧柏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5×2m,222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臭椿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3×3m,74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柽柳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5×2m,222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白榆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2m,334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文冠果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5×2m,222株/亩;
在山坡坡度25°-40°区域,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刺槐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2×2.5m,133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侧柏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2×2.5m,133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臭椿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3×3m,74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柽柳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2×2.5m,133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白榆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5×2m,222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文冠果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2×2.5m,133株/亩;
在山坡坡度40°以上区域,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刺槐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3×3m,74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侧柏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3×3m,74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臭椿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3×3m,74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柽柳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3×3.5m,64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白榆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3×3m,74株/亩;当种植的乔木树种为文冠果时,种植密度为:株行距3×3.5m,64株/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黄土高原泥流防治的植物根群坝生态工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山坡坡度25°以下区域,种植的灌木树种的种植密度为:株行距最大密度0.5×1m、1334株/亩,株行距最小密度1.5×2m、222株/亩;
在山坡坡度25°-40°区域,种植的灌木树种的种植密度为:株行距最大密度0.5×1m、1334株/亩,株行距最小密度1×1.5m、445株/亩;
在山坡坡度40°以上区域,种植的灌木树种的种植密度为:株行距最大密度0.5×1m、1334株/亩,株行距最小密度1×1m、667株/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黄土高原泥流防治的植物根群坝生态工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山坡坡度25°以下区域、山坡坡度25°-40°区域或山坡坡度40°以上区域,种植的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为:株行距最大密度0.5×1m、1334株/亩,株行距最小密度1×1m、667株/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黄土高原泥流防治的植物根群坝生态工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形成不同坡度下黄土高原区造林地的造林方法采用穴播法或植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75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漠植物用环保塑料编织袋
- 下一篇:一种盆栽蓝莓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