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装箱堆高机门架机构及堆高机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67368.7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成;高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国成;高湘 |
| 主分类号: | B66F9/07 | 分类号: | B66F9/07;B66F9/0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陆薇薇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机门 机构 堆高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堆高机门架机构及堆高机和应用提供了包括吊具、外门架、与外门架连接的内门架,以及使内门架在外门架上发生移动的举升油缸,使吊具在外门架与内门架形成的导轨空间内发生自由升降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外门架上,使外门架与内门架形成的一个导轨空间的定位锁止件;与举升油缸连接,使吊具在导轨空间内发生自由升降的举升机构;设置在外门架上,通过与内门架与吊具的连接与断开使吊具在导轨空间的下端自由移动的过桥机构;以及设置在吊具及过桥机构上的作业切换机构。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堆高机门架机构在每次作业启动时,举升一次内门架和吊具即可,每次搬运作业仅需独立升降吊具,从而实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使吊具独立升降的集装箱堆高机门架机构及堆高机。
技术背景
在集装箱空箱堆码作业中,不论是大型集装箱或者中小型集装箱码头堆场,普遍采用带有门外门架和举升油缸及吊具为作业机构的空箱堆高机。该设备因为其内外门架机构是采用举升缸举升内门架,并通过重力链条联动吊具,使吊具可以在内外门架升高后的最大高度行程内作业,这种机构的特点是作业范围大、灵活机动、安全高效。但是由于集装箱空箱一般自由20ft—40ft两种,空箱重量约为2t—4t,而堆高机的内门架重量约为4t-5t,吊具为4t,该设备在每次作业时,都附带举升内门架何吊具进行工作,其无效功率消耗高达有效功率的2倍以上,对设备的燃油消耗造成极大的浪费。
针对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集装箱空箱堆高机的巨大无效功率消耗,国内外该设备制造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减少设备作业和行驶工况油耗的研究,从该行业目前取得的节能研究成果看来,在行驶工况油耗节能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研发成功一种HIT变速箱系统技术,最大油耗降低约30%。而在作业油耗节约方面,欧美国家还在鲜有突破,而在国内空箱堆高机的作业节能方面研究了一种作业能量回收技术进行油耗的降低,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该设备吊具、门架举升至一定高度产生的势能,将这些能量转换成液压高压能量进行回收和储存。因为堆高机液压能的回收难以使用专用的双作用节能油缸,而使用变量泵马达进行液压能量转换并采用大型液压蓄能器进行回收能量储存。其缺点是能量转换装置昂贵,转换功率损失较大,需要有高压大容量的液压蓄能器,而且即使使用这种较昂贵的节能装置,其最大综合节能效率也仅仅在20%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国内外客户对节能降耗的热切需求和本行业堆高机节能技术的禁锢和缺陷,提供了一种堆高机门架机构,使堆高机在作业时可以实现内门架和吊具的独立升降以及仅包括吊具的独立升降的两级独立升降,每次作业启动时,举升一次内门架和吊具即可,每次搬运作业仅需独立升降吊具,从而实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堆高机门架机构,包括吊具、外门架、与外门架连接的内门架,以及使内门架在外门架上发生移动的举升油缸,还包括:
使吊具在外门架与内门架形成的导轨空间内发生自由升降的移动机构;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设置在外门架上,使外门架与内门架形成的一个导轨空间的定位锁止件;
与举升油缸连接,使吊具在导轨空间内发生自由升降的举升机构;
设置在外门架上,通过与内门架与吊具的连接与断开使吊具在导轨空间的下端自由移动的过桥机构;以及
设置在吊具及过桥机构上的作业切换机构。
其中,所述外门架两侧具有滑轨,吊具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槽体,使吊具在外门架上的稳定移动。
其中,所述定位锁止件通过内门架的定位孔实现外门架与内门架的定位。
其中,所述定位锁止件选自插销油缸、棘轮机构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定位锁止件为插销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国成;高湘,未经彭国成;高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7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