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低糖果脯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64658.6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丁筑红;孟满;丁旭;柳飞;林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兰艳文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刺梨 果脯 低糖果脯 刺梨果 去籽 糖液 糖制 预处理 拌匀 水溶性壳聚糖 营养成分损失 不锈钢夹层 辅料配方 辅料配料 感官品质 清水清洗 时间缩短 纤维素酶 原料处理 成品率 纯净水 烘烤箱 木糖醇 原辅料 远红外 烘烤 称取 冻果 放入 干制 烘制 沥干 肉质 冷库 制备 保温 备用 溶解 冻结 新鲜 加工 | ||
本发明的一种刺梨低糖果脯,其制备如下:1)原料处理:选择肉质肥厚的新鲜刺梨果,清水清洗沥干,切分去籽,放入冷库冻藏条件下待冻结后备用;2)辅料配料处理:称取占刺梨果质量30%的木糖醇和0.5%的水溶性壳聚糖于不锈钢夹层锅内,再加入占鲜果量70%的纯净水,充分溶解后制成糖液;3)糖制:将切分去籽的刺梨冻果块浸于上述糖液中,升温后加入占鲜果质量0.6%的纤维素酶拌匀保温;4)果脯烘烤: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待含水量在18%‑20%、果脯吃糖完全时,停止烘制。本发明通过原料冻藏预处理及糖制干制及多功能辅料配方处理,使加工时间缩短,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感官品质及成品率,最大程度利用原辅料,减少营养成分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刺梨低糖果脯。
背景技术
刺梨是一种地方特色水果,富含丰富的抗坏血酸、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健康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疲劳、免疫调节及抗癌等生物活性,在食品、保健品及药品开发方面均具有广阔前景。作为传统休闲食品,现有刺梨果脯产品存在工艺繁琐耗时,口感较粗糙,营养及特征风味损失大,且含糖量较高不利健康等普遍问题。本发明针对刺梨果脯产品上述问题,研究新型原料处理及配方及相适应的关键技术,有效缩短产品加工周期,提高产品品质及贮藏稳定性,减少加工排放,实现刺梨果脯品质有效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梨低糖果脯,该果脯的加工通过原料保藏预处理及糖制干制连续一体化设计,以及辅料及多功能配方科学合理组合及处理技术设计,使得糖制时间加工周期大大缩短,并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克服了副产物问题,同时,提高了感官及饱满度与成品率,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刺梨低糖果脯,它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加工而成:
1)原料预处理:选择肉质肥厚的新鲜刺梨果为原料,清水清洗沥干,切分去籽,放入冷库冻藏条件下待冻结后备用;
2)辅料配料处理:称取占刺梨果质量30%的木糖醇和0.5%的水溶性壳聚糖于不锈钢夹层锅内,再加入占刺梨果量70%的纯净水,充分溶解后制成糖液;
3)糖制:将切分去籽的刺梨冻果块直接浸于上述糖液中,50℃条件下保温浸渍,待糖果混料温度达到45℃时,向锅中加入占鲜果质量0.6%的10万酶活的纤维素酶拌匀,继续保温30min,随后升温至90℃-95℃,保持10分钟后,停止加热;
4)果脯烘烤:将上述的糖渍刺梨混料趁热倒入果盘摊放,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55℃-65℃,4-6h,待含水量在18%-20%、果脯吃糖完全时,停止烘制,自然干燥洁净条件下冷却至室温,包装密封即可。
所述步骤1)选择肉质肥厚的新鲜刺梨果并剔除不合格的伤果、烂果。
所述步骤1)放入冷库冻藏条件下密封袋包装实现长期保存,随用随取。
所述步骤3)刺梨冻果块浸于糖液的混合质量比例7:10。
所述步骤4)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其间拌料1-2次。
本发明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主要针对目前刺梨果脯技术弊端,以及产品存在风味、口感、色泽及保藏品质等问题,旨在实现传统工艺技术更加合理简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等。通过原料保藏预处理及糖制干制连续一体化设计,以及辅料及多功能配方科学合理组合及处理技术设计,使得糖制时间加工周期大大缩短,并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克服了副产物问题,同时,提高了感官及饱满度与成品率,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并利于货架期保藏,产品更加营养健康。该产品的工艺及配方技术较传统技术配方比较优势显著,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及应用推广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4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