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4529.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友国 |
主分类号: | E04B5/08 | 分类号: | E04B5/08;E04C2/29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同沙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粒 混合发泡 聚氨酯 楼承板 铝箔纸 模块化组合式 单元模块 隔音效果 金属盖板 保温 紧贴 大跨度建筑 安装操作 凹凸结构 镀锌钢板 面层金属 使用寿命 无缝对接 荷载 钢结构 卡扣式 内表面 屋面板 重量轻 断桥 卡接 双拼 相向 联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由若干楼承板单元模块相向插入联接而成,每一楼承板单元模块均包括有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金属盖板及铝箔纸,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位于中间,金属盖板紧贴于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的内表面,铝箔纸紧贴于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的外表面。本发明采用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镀锌钢板及铝箔纸组合而成,采用凹凸结构对接,安装操作方便;同时产品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强度高、保温和隔音效果好、单位体积重量轻等特点;模块之间直接采用卡扣式卡接,达到无缝对接,面层金属板与钢结构零接触,实现断桥保温和隔音效果。大跨度建筑可以采用双拼方式增强楼承板及屋面板的荷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形成房屋楼承板或屋面的配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房屋的楼面或屋面一般是通过浇筑水泥或采用木板制作,浇筑水泥的缺点是工期长、施工复杂、成本高等,木板制作的缺点是结构强度不够高、不能承重、保温隔热性能不好、使用寿命不长,等等。为此,在许多场合开始采用模块化的预制活动板房,其一般是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具有环保节能、快捷高效、保温隔热、成本低优点。然而,目前预制板房普遍还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其楼承板/屋面板结构强度还是不够高,承重能力和结构稳定性均不够理想;第二,其楼承板/屋面板的面层金属板需要与钢结构直接接触,导致隔音和保温效果均不够理想;第三,相邻板的对接一般需要通过打螺钉固定,安装麻烦,且会破坏板子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安装方便、结构强度高、隔音保温效果更好的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由若干楼承板单元模块相向插入联接而成,每一楼承板单元模块均包括有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金属盖板及铝箔纸,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位于中间,金属盖板紧贴于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的内表面,铝箔纸紧贴于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的外表面,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和金属盖板为可相互嵌入结合的凹凸结构,金属盖板嵌入结合在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的凹部中后依然形成凹凸结构;一楼承板单元模块对向嵌入在另一楼承板单元模块中形成板状结构,而相邻的楼承板单元模块相互嵌入形成对接结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为聚氨酯在成型过程中加入陶粒后形成的混合发泡体,陶粒嵌在聚氨酯发泡体中,其具体成型工艺为现有技术,如专利201510488039.7公开的一种超薄石材聚氨酯陶粒复合板及其加工方法。聚氨酯硬泡体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其导热系数低,仅0.022~0.033W/(m·k),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利用聚氨酯发泡材料的自粘性,把镀锌板与铝箔纸粘贴形成一个牢固的模块体,形成连续致密的表皮和近于100%的高强度互联壁闭孔,具有理想的不透水性;加入的陶粒具有密度小、质轻、保温、隔热、抗震性好、吸水率低、抗冻性能和耐久性能好、抗碱集料反应能力优异的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在靠近两端边缘位置各具有边凸部,而在中间区域具有至少一主凸部,相邻的主凸部之间及主凸部与边凸部之间均形成有凹槽,各凹槽具有相同的结构及尺寸;主凸部则具有与凹槽相配的尺寸,使相对两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的主凸部与凹槽能相互嵌入,而相邻两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的边凸部对接后具有与所述主凸部相同的结构及尺寸,以使其能嵌入对面聚氨酯与陶粒混合发泡体的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盖板在靠近两端边缘位置各具有边嵌槽,而在中间区域具有至少一主嵌槽,相邻的主嵌槽之间及主嵌槽与边嵌槽之间均形成有凸面,各凸面具有相同的结构及尺寸;主嵌槽具有与所述主凸部相配的尺寸,以使主凸部能嵌入主嵌槽中;而凸面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配的尺寸,以使凸面能嵌入凹槽中;边嵌槽具有与所述边凸部相配的尺寸,以使边凸部能嵌入边嵌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友国,未经曹友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4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结构楼板
- 下一篇:标记预制叠合板安装方向的方法及专用的混凝土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