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薄板的顶升横梁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2475.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6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钱进;石金松;邱宇舟;吕崇升;侯骏;孙露;李俊露;郑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28 | 分类号: | B66F7/28;B66F7/16;F16B2/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薄板 横梁 安装 结构 | ||
1.一种船舶薄板的顶升横梁安装结构,包括分段搬运台车(1)、液压设备(2)、安装架(3)以及顶升横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搬运台车(1)的两侧均设有液压设备(2),所述安装架(3)设在两个液压设备(2)的顶部,所述安装架(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1),所述顶升横梁(4)的底部置于凹槽(31)内,所述凹槽(31)的两侧设有四个等距排列的限定轴(311),所述限定轴(311)的两侧分别活动套装有楔形板(312),所述凹槽(31)的底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内槽(32),所述内槽(32)的底部设有可横向平移的移动底板(321),所述移动底板(321)的顶部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一楔形块(3211),所述内槽(32)的顶部设有可纵向平移的移动顶板(322),所述移动顶板(322)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楔形块(3211)一一对应的第二楔形块(3221),所述移动顶板(3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第三楔形块(3222),所述第三楔形块(3222)的顶部延伸至凹槽(31)的内部并与限定轴(311)错开,所述第三楔形块(3222)可上下移动,且第三楔形块(3222)与楔形板(312)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架(3)侧面设有控制移动底板(321)横移的推动结构(33),所述顶升横梁(4)的底部开设有等距排列的卡槽(41),所述卡槽(41)与限定轴(311)相适配并一一对应,所述顶升横梁(4)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卡槽(41)错位的限位槽(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薄板的顶升横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结构(33)包括与安装架(3)侧面螺纹套接的螺纹杆(331),所述螺纹杆(3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安装架(3)外部的控制盘(332),所述螺纹杆(3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内槽(32)内部的固定块(333),所述固定块(333)的外部活动套装有连动管(334),所述连动管(334)的侧面与移动底板(3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动管(334)的另一侧与螺纹杆(331)活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薄板的顶升横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板(312)侧面的两端均设有拉簧,所述拉簧活动套装在限定轴(311)上,且拉簧的一端与凹槽(3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薄板的顶升横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32)的两侧内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移动底板(321)表面的凸起部位活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薄板的顶升横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板(312)与第三楔形块(3222)的接触面和第一楔形块(3211)与第二楔形块(3221)的接触面均涂有润滑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薄板的顶升横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楔形板(312)的两侧均设有与顶升横梁(4)两面的限位槽(42)一一对应的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24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叶片轮毂辅助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叉车货叉用的伸缩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