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61654.2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曾敏霞;王国磊;陈敏华;储迅涛;邓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滕俊强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增殖细胞核抗原 偶联 醋酸盐溶液 目标抗体 目标抗原 偶联反应 偶联效率 微粒载体 有效解决 抗原 活化 羧化 检测 应用 发现 | ||
本发明涉及免疫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方法。一种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活化的羧化微粒在醋酸盐溶液中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偶联反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方法,是由发明人发现得到,选用醋酸盐溶液进行偶联,有效解决了抗原偶联效率低、偶联重复性差的问题,使目标抗原能够稳定地偶联在微粒载体上,便于应用于目标抗体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方法。
背景技术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真核生物复制复合体的核心成分,具有特殊的环状三级结构。一个PCNA分子是由3个首尾相接的同源单体组成,每个单体含有空间结构相同的两个结构域,因此每个PCNA分子有6个重复的结构域,形成一个六边对称的封闭环状。这个完整的PCNA三聚体有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其环状结构的内外表面具有不同的性质:其内表面由富含碱性氨基酸的α螺旋组成,每个结构域中心有两个α螺旋,这种由螺旋结构组成的内部构造使得PCNA在空间结构上既可以与DNA链双螺旋紧密环绕在一起,又可以在复制过程中自由滑动。而每个结构域外侧有九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将其疏水结构充分暴露,使不同功能蛋白可以通过疏水作用结合于其上,最主要的蛋白结合位点是单体内部两个结构域之间的连接部位,即位于PCNA一侧的卷曲结构,因而使得偶联过程更复杂。
关于抗原或抗体与磁微粒的偶联,已有一些公开文献,如申请号为201610980451.5公开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其涉及自身免疫疾病抗原为SS-A、核糖体P蛋白、SS-B、nRNP/Sm、Sm、着丝点、scl-70、Jo-1、双链DNA、组蛋白、核小体、线粒体2型(M2)、环瓜氨酸肽(CCP)、髓过氧化物酶(MPO)、蛋白酶3(PR3)、肾小球基底膜(GBM)、抗肝肾微粒体1型(LKM-1)、肝细胞溶质抗原1(LC-1)、可溶性肝抗原(SLA/LP)、PM-SCL、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类风湿因子中的一种。
在实施例2中公开FITC与自身免疫抗原连接,所用的连接缓冲液为0.1-0.2mol/LpH 9.0-10.0的碳酸缓冲液。
专利CN103149350A提供一种羧化纳米磁微粒与抗体的偶联方法,该专利采用2-吗啉乙磺酸作为偶联缓冲液,该缓冲液主要适用于抗体的偶联。
对于结构特殊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采用现有的这些偶联缓冲液如2-吗啉乙磺酸、碳酸缓冲液等存在抗原偶联效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方法,特定选用醋酸盐溶液进行偶联,解决了抗原偶联效率低、偶联重复性差的问题,使目标抗原能够稳定地偶联在磁微粒载体上,以便于应用于目标抗体的检测。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活化的羧化微粒在醋酸盐溶液中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偶联反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方法,是由发明人发现得到,选用醋酸盐溶液进行偶联,有效解决了抗原偶联效率低、偶联重复性差的问题,使目标抗原能够稳定地偶联在微粒载体上,便于应用于目标抗体的检测。
本发明还针对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条件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尝试(包括缓冲液种类、浓度、体积、pH等),确立了增殖细胞核抗原偶联的最优条件,并且此缓冲液在其他蛋白的偶联过程中适用性极低,因此,醋酸盐缓冲液对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微粒如磁微粒的偶联有较强的专属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偶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活化的羧化微粒在醋酸盐溶液中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偶联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