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器轴承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0950.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彪;邓春龙;宋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1D25/16 | 分类号: | F01D25/16;F01D25/18;F02B3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室 油室 连通 电磁阀 增压器轴承 活塞 柴油机 进油道 润滑油 体结构 轴承孔 气室 轴承 柴油机冷起动 可左右移动 涡轮增压器 供油不足 推动活塞 涡轮转子 压缩空气 中间设置 工艺堵 回油道 进气管 进气孔 连通管 轴承体 轴心处 主油道 起动 封堵 磨损 室外 分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压器轴承体结构,包括本体,本体的轴心处设有轴承孔,本体上还设有连通轴承孔的进油道和回油道;本体一侧的内部设有腔室,腔室外端由工艺堵封堵后形成内部空间;腔室的中间设置可左右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腔室分割成左右两部分,所述腔室的左边为油室,所述腔室的右边为气室;所述油室的左边通过连通管与所述进油道连通;所述气室的上方开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电磁阀连通,电磁阀与进气管连通。本发明柴油机工作时,主油道的润滑油自动充满油室。当柴油机再次起动时,电磁阀打开,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将油室中润滑油注入轴承体的轴承处,解决了柴油机冷起动时涡轮增压器轴承处暂时供油不足、涡轮转子容易磨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压器轴承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涡轮增压柴油机长时间静置,润滑油回流入发动机的油底壳,增压器的轴承孔内没有润滑油。再次起动时,涡轮转子容易磨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增压器轴承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涡轮增压柴油机冷起动时涡轮转子容易磨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压器轴承体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轴心处设有轴承孔,本体上还设有连通轴承孔的进油道和回油道;所述本体一侧的内部设有腔室,腔室外端由工艺堵封堵后形成内部空间;所述腔室的中间设置可左右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腔室分割成左右两部分,所述腔室的左边为油室,所述腔室的右边为气室;所述油室的左边通过连通管与所述进油道连通;所述气室的上方开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电磁阀连通;所述电磁阀与进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柴油机工作时,所述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活塞位于最右侧;柴油机熄火时,所述电磁阀关闭,所述油室中充满润滑油;柴油机再次起动时,所述电磁阀打开,所述进气管中的压缩空气将所述活塞向左推动,将所述油室中润滑油注入轴承处。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道是一个从所述本体上端开口,向下通入所述轴承孔的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道是一个从所述轴承孔的下方开口,向下通入所述本体下端的贯通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柴油机工作时,主油道的润滑油自动充满油室。当柴油机再次起动时,电磁阀打开,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将油室中润滑油注入轴承体的轴承处,解决了柴油机冷起动时涡轮增压器轴承处暂时供油不足、涡轮转子容易磨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增压器轴承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回油道、3-进油道、4-连通管、5-腔室、6-轴承孔、7-油室、8-活塞、9-进气管、10-电磁阀、11-气室、12-工艺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0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