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镀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51974.X | 申请日: | 201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张启富;江社明;仲海峰;习中革;李远鹏;张杰;邱肖盼;高志强;张子月;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钢研新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16 | 分类号: | C23C14/16;C23C14/24;C23C14/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丛洪杰;胡时冶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镀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镀膜方法,属于真空镀膜技术领域,解决钢板连续真空镀膜过程中镀膜不均匀、镀膜种类单一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钢板进行除油和电解清洗后送入真空腔室;将真空腔室中的钢板预热后进行表面离子清洗;将清洗后的钢板送入蒸镀装置进行双金属混合镀膜、单金属‑单金属复合镀膜或单金属‑双金属混合‑单金属复合镀膜。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连续生产真空镀不同元素含量合金镀膜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镀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生产真空镀不同元素含量合金镀膜钢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镀膜技术即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具有镀膜品种不受限,镀膜可以为无机、有机、单一金属、合金等,产品灵活,可以实现产品定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环境的要求等优点,因而真空镀膜技术应用广泛。目前我国批量真空镀膜技术已经成熟且应用广泛,即将生产好的零件放入镀膜机中进行镀膜,镀膜完成后取出,不能实现连续作业;而连续真空镀膜技术我国尚没有自主建设的实例,尤其钢带连续真空镀膜生产线在国内就没有相应报道。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目前连续生产真空镀膜钢板的产业化是钢板表面处理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真空镀膜技术中,一般需要将镀膜材料加热至高温,然后冷却到钢板上形成薄膜,镀膜过程中由于镀膜材料会形成气体,气体具有不稳定性,并且由于真空镀膜的腔体较大,会使薄膜形成的不均匀;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镀膜装置一般只能镀一种成分的镀膜,在镀不同种类的膜层直接切换时,需要更换不同的蒸发系统,费时费力,并且无法一次生产多种成分镀膜的钢板。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续生产真空镀不同元素含量合金镀膜钢板的方法,能够在真空环境中一次生产成分可调的复合合金镀膜钢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合金镀膜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板(带)连续真空镀膜过程中镀膜不均匀、镀膜种类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金镀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钢板进行除油和电解清洗后送入真空腔室;
步骤S2、将真空腔室中的钢板预热后进行表面离子清洗;
步骤S3、将清洗后的钢板送入蒸镀装置进行双金属混合镀膜、单金属-单金属复合镀膜或单金属-双金属混合-单金属复合镀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S3中,双金属混合镀膜为:将两个金属熔融容器内的金属加热至气体状态,金属蒸气通过主蒸气管道输送至混合蒸气箱,在混合蒸气箱充分混合后,金属蒸气从喷气嘴喷出,沉积在钢板表面,形成双金属混合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S3中,单金属-单金属复合镀膜为:分别将两个金属熔融容器内的金属加热至气体状态,第一种金属蒸气通过第一分蒸气管道的喷气嘴喷出,沉积在钢板表面;钢板继续移动,第二种金属蒸气通过第二分蒸气管道的喷气嘴喷出,沉积在钢板表面;形成单金属-单金属复合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S3中,单金属-双金属混合-单金属复合镀膜为:将两个金属熔融容器内的金属加热至气体状态,第一种金属蒸气通过第一分蒸气管道的喷气嘴喷出,沉积在钢板表面;钢板继续移动,混合蒸气箱的混合金属蒸气从喷气嘴喷出,沉积在钢板表面;钢板继续移动,第二种金属蒸气通过第二分蒸气管道的喷气嘴喷出,沉积在钢板表面;最终形成单金属-双金属混合-单金属复合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S3中的蒸镀装置包括真空腔体;真空腔体的侧边设置有传送辊,传送辊用于传送钢板;真空腔体内设置两个金属熔融容器;金属熔融容器分别通过主蒸气管道与混合蒸气箱连接;主蒸气管道的侧边还设有分蒸气管道,混合蒸气箱和分蒸气管道上均设置开口大小可调节的喷气嘴,喷气嘴用于向钢板镀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S2中,将钢板预热至一定温度,例如镀锌时将钢板预热至15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钢研新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钢研新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1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