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枝状含糖聚酰胺胺修饰的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7811.4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晖;常丹丹;成的锴;强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G73/0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枝 含糖 聚酰胺 修饰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糖聚酰胺胺修饰的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树枝状含乳糖聚酰胺胺修饰的金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制备的金纳米簇可用做生物传感器。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不同代数的树枝状含胱胺聚酰胺胺,然后利用乳糖酸内酯对其进行端基功能化,获得糖基功能化的树枝状含糖聚酰胺胺Dm‑Lac(m=1,2,3),最后利用Au‑S的相互作用将其修饰在金纳米簇的表面得到不同代数的树枝状含乳糖聚酰胺胺修饰的金纳米簇(Dm‑Lac@AuNCs)。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为制备具有温敏性和靶向性的高效的生物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糖聚酰胺胺修饰的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树枝状含乳糖聚酰胺胺修饰的金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制备的金纳米簇可用做生物传感器。
背景技术
金纳米簇(AuNCs)通常由几个到几百个金原子组成,金属核心直径一般小于2nm,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较长的荧光寿命、超小的尺寸、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低细胞毒性、易与其他生物分子进行官能化、具有很强的光致发光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等,其中最受到研究者关注的是它独特的荧光性质。但是单独存在的金属纳米簇极易发生聚集,从而丧失其发光性能,所以需要选取合适的方法来稳定金纳米簇,常用的方法有有机配体稳定、表面活化剂稳定、高分子聚合物稳定、离子液体稳定、生物质稳定等,其中高分子聚合物有很多良好的性质和功能,修饰在金纳米簇的表面既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也可以赋予其特殊的性质,使其在化学生物检测、生物传感、光热治疗、药物运载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树枝状大分子具有高度支化的结构和独特的单分散性,使这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因而在生物医药、材料改性、工业催化、石油工业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由于其精确可控的结构、较好的单分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且其表面含有大量胺类功能团,这些反应活性较高的端基也比较容易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化修饰,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可以通过诸如乳糖、甘露糖等的修饰可以使聚酰胺胺具有特异靶向性,基于糖-蛋白间的特异识别作用来检测蛋白质。此外,本发明将糖功能化的聚酰胺胺聚合物修饰在金纳米簇的表面不仅可以提高金纳米簇的稳定性,而且扩大金纳米簇在荧光标记、检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的应用。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Sheng-yu Feng等在2015年《Macromolecules》上发表的“Unexpected Strong Blue Photoluminescence Produced from the Aggregationof Unconventional Chromophores in Novel Siloxane-Poly(amidoamine)Dendrimers”(新型含硅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中非典型的发色团诱导聚集荧光增强作用的研究)。该文合成了一系列的含硅聚酰胺胺,并指出随着代数的增加其荧光强度也在增大,文中也提及PAMAM的荧光强度很低,所以很难被用作荧光传感器,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金纳米簇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能,将含糖聚酰胺胺修饰在金纳米簇的表面制备的新型金纳米簇具有很强的荧光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温度敏感性和对凝集素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合成不同代数的树枝状含糖聚合物并修饰在金纳米簇表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树枝状含糖聚酰胺胺修饰的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为合成具有温敏性且能高效检测凝集素的生物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该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有望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将树枝状的含胱胺聚酰胺胺进行乳糖功能化,然后通过Au-S键与AuNCs相互作用,制备了一种树枝状含糖聚酰胺胺修饰的金纳米簇,它具有一定的温敏性并可用作生物传感器来检测凝集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树枝状含糖聚酰胺胺修饰的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8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