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控液压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6952.4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3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红;娄金凯;武江勇;李艳华;赵治国;黄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30 | 分类号: | B63H25/30;B63H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控液压舵机,属于舵机领域。泵控液压舵机包括:机座、推舵机构、控制单元、液压站、以及第一补油单元,推舵机构包括第一柱塞油缸、第二柱塞油缸、柱塞、舵柄和舵杆,柱塞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柱塞油缸和第二柱塞油缸内,舵柄的一端与柱塞连接、且舵柄的一端位于第一柱塞油缸和第二柱塞油缸之间,舵杆设于舵柄的另一端,舵杆用于驱动舵叶旋转,液压站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液压泵和驱动阀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液压泵转动,第一液压泵包括第一泵本体、设于第一泵本体上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第一工作油口通过驱动阀组与第一柱塞油缸的无柱塞腔连通,第二工作油口通过驱动阀组与第二柱塞油缸的无柱塞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控液压舵机。
背景技术
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能够使船舶转舵并保持舵位的装置称为液压舵机。液压舵机的工作原理为,泵在电机驱动下输出高压油驱动舵叶转动。按照舵机转向控制方式的不同,液压舵机可以分为阀控液压舵机和泵控液压舵机。两者的区别在于,阀控液压舵机是通过换向阀控制泵输出的高压油的方向,进而实现舵叶的换向操作;泵控液压舵机是通过电机控制小泵正反转调整小泵输出的高压油的方向,进而实现舵叶的换向操作。
传统的泵控液压舵机一般采用拉普逊-拨叉式结构,主要包括舵柄、柱塞、油缸、变量泵及泵控装置,其工作原理包括:由操舵台发出舵角指令,通过泵控装置,使变量泵中斜盘倾斜,进而进排压力油;压力油推动油缸内柱塞平动,柱塞带动舵柄旋转运动;舵柄将转动传递给舵杆及舵叶,实现船舶的转向。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舵柄的一端通过柱塞销和滚轮与柱塞连接,另一端悬挂且舵杆固定在舵柄的另一端上,由于另一端承受舵柄和舵杆的双重重力,因此舵柄在转动时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控液压舵机,能够保证舵柄旋转的稳定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控液压舵机,所述泵控液压舵机包括:机座、推舵机构、控制单元、液压站、以及第一补油单元,所述推舵机构包括第一柱塞油缸、第二柱塞油缸、柱塞、舵柄和舵杆,所述柱塞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柱塞油缸和所述第二柱塞油缸内,所述舵柄的一端与所述柱塞连接、且所述舵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柱塞油缸和所述第二柱塞油缸之间,所述舵杆设于所述舵柄的另一端,所述舵杆用于驱动舵叶旋转,所述液压站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液压泵和驱动阀组,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泵转动,所述第一液压泵包括第一泵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泵本体上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所述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驱动阀组与所述第一柱塞油缸的无柱塞腔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通过所述驱动阀组与所述第二柱塞油缸的无柱塞腔连通,所述第一补油单元包括活塞油缸、第二电机、第二液压泵、压力调节阀组和油箱,所述活塞油缸固定于所述机座,所述活塞油缸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活塞油缸外且与所述舵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泵转动,所述第二液压泵包括第二泵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泵本体上的第三工作油口和第四工作油口,所述第三工作油口通过所述压力调节阀组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四工作油口与所述油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压力调节阀组包括:第一减压溢流阀和第二减压溢流阀,
所述第一减压溢流阀包括第一阀本体、设于所述第一阀本体上的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一泄油口,所述第二减压溢流阀包括第二阀本体、设于所述第二阀本体上的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二泄油口,
所述第一减压溢流阀的第一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液压泵的第三工作油口、所述第二减压溢流阀的第二进油口、以及所述活塞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减压溢流阀的第二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液压泵的第三工作油口、以及所述活塞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减压溢流阀的第一出油口、第一泄油口、所述第二减压溢流阀的第二出油口、以及第二泄油口分别与所述油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压力调节阀组还包括换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