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益生菌复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46812.7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星;罗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5/741 | 分类号: | A61K35/741;A61K9/50;A61K47/36;A61P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炎症 性肠病 益生菌 复合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益生菌复合物,它是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交替包裹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再由钙离子交联处于最外层的海藻酸钠后得到;所述包裹的总层数为大于2的偶数。本发明能使得EcN抵抗胃酸、机械摩擦的同时,维持EcN的活性,发挥其在消化道内的抗炎功能。本发明克服了EcN易被胃内环境灭活的缺点,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十分优良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益生菌复合物。
背景技术
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是来源于人体内肠道中的一种益生菌,被广泛用于预防传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疾病以及防止新生儿消化道内病原菌定殖;其使用方式主要是口服。
在肠道疾病治疗治疗中,口服的EcN由于容易经受胃酸侵蚀以及消化道挤压摩擦,其到达肠道病灶时的活性已被大大降低,发挥的治疗作用十分局限。
海藻酸钠和壳聚糖组成的保护性微胶囊目前已有报道,该微胶囊通常是由一层海藻酸钠包裹细菌后,交联钙离子,再在外侧包裹一层壳聚糖(E.coli Nissle microencapsμLation in alginate-chitosan nanoparticles and its effect on Campylobacterjejuni in vitro,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8)。然而,此种微胶囊包裹的EcN在pH值为2.5的环境中静置1h后,仅千分之一的菌能存活下来;若将其置于pH更低、且含有胃蛋白酶的胃酸中,能存活下来的菌就会更少,对EcN的利用率极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益生菌复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益生菌复合物,它是先后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交替包裹大肠杆菌Nissle 1917,再由钙离子交联处于最外层的海藻酸钠后得到;所述包裹的总层数为大于2的偶数。
如前述的益生菌复合物,所述包裹是将大肠杆菌悬液与壳聚糖或海藻酸钠溶液混合,经孵育、静置、富集菌体得到。
如前述的益生菌复合物,它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准备菌液:取16~24体积份的大肠杆菌Nissle 1917悬液,富集菌体,3~6体积份的PBS重悬;
(2)壳聚糖包裹:将菌液与0.4~0.6体积份的壳聚糖溶液混匀,得混合液;在摇床中孵育7min以上,静置3min以上,富集菌体,3~6体积份的PBS重悬;
(3)海藻酸钠包裹:将菌液与0.4~0.6体积份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匀,得混合液;在摇床中孵育7min以上,静置3min以上,富集菌体,3~6体积份的PBS重悬;
(4)依次重复步骤(2)和(3),重复次数为4次,得包裹菌体悬液;
(5)钙离子交联:将包裹菌体悬液与钙盐溶液混合,得混合液;静置3min以上,富集菌体,即得;
步骤(2)所述壳聚糖溶液浓度为0.5~1.5mg/ml;优选的,为1mg/ml;
步骤(3)所述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1.5~2.5mg/ml;优选的,为2mg/ml;
步骤(5)所述混合液中钙离子终浓度为28~X mmol/L,其中X mmol/L为所述钙盐饱和溶液中钙离子浓度;优选地,钙离子终浓度为28.8mmol/L;
以上各步骤的摇床孵育温度为25~39℃,摇床震荡频率为10~200rpm。
如前述的益生菌复合物,所述大肠杆菌Nissle 1917在包裹时处在对数生长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医学院,未经成都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罗红霉素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奥美拉唑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