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4203.8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1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刚史;安池重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孙德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塔,在支撑塔中,能够高效地提高刚性而抑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形。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塔(1),其具有:塔上端壁(2),其支承车辆的撑杆式的悬架(S)的上端部(s11);以及塔周壁(3),其相对于该塔上端壁(2)位于车辆下方,且包围悬架(S)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部。该支撑塔(1)具有加强构件(4),该加强构件(4)以将塔周壁(3)的内周面(3a)上的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两个部分连结起来的方式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围车辆的撑杆式的悬架的至少一部分且构成车身的一部分的支撑塔(日文:ストラットタワー)。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时采用撑杆式的悬架,并将车身的一部分构成为用于支承悬架的支撑塔。典型而言,支撑塔具有:周壁,其以包围悬架的至少上侧区域的方式构成;以及上端壁,其与该周壁的上端部相连结,且以支承悬架的上端部的方式构成。
该支撑塔需要牢固地支承用于承受来自车辆的行驶轮的载荷的悬架,因而要求提高该支撑塔的刚性。因此,为了提高支撑塔的刚性而提出了各种构造。
作为能够提高刚性的支撑塔的一个例子,提出了一种悬架塔(日文: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其具有相对于车身的侧壁板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且配置在悬架减震器的上侧区域的周围的周壁部,该周壁部被相对于侧壁板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加强构件加强。更详细而言,在该悬架塔中,周壁部和加强构件分别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前侧部和后侧部、以及分别从前侧部和后侧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侧壁板侧端分别向车辆前方和车辆后方突出的前侧凸缘和后侧凸缘,周壁部的前侧凸缘和后侧凸缘接合于侧壁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面,加强构件的前侧凸缘和后侧凸缘分别以与周壁部的前侧凸缘和后侧凸缘相对应的方式接合于侧壁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19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如上述支撑塔的一个例子那样,在利用加强构件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分别支承支撑塔的周壁的前侧部和后侧部的构造中,有时支撑塔的周壁的前侧部或后侧部在自悬架等施加于支撑塔的载荷的作用下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在该情况下,对支撑塔的周壁的前侧部和后侧部进行支承的加强构件的前侧部或后侧部也追随地移动,其结果,存在支撑塔的周壁的前侧部或后侧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产生变形的风险。而且,存在支撑塔的周壁特别是周壁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侧区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支撑塔的周壁的前侧部和后侧部的间隔扩大的方式变形的风险,在该情况下,存在支撑塔倾倒地变形的风险。这样的支撑塔的用于抑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形的刚性不足。
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期望的是,在支撑塔中高效地提高刚性而抑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支撑塔,其包括:塔上端壁,其支承车辆的撑杆式的悬架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以及塔周壁,其相对于所述塔上端壁位于车辆下方,且配置成包围所述悬架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部,所述塔周壁由多个车身板构成,其中,所述多个车身板包含:前围板,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隔开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室和车厢;前围板侧板,其形成为自所述前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部向车辆前方延伸;围板前板,其相对于所述前围板侧板位于车辆前方;以及挡泥围板,其相对于所述前围板侧板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所述前围板具有设置在所述塔周壁内且位于与所述悬架相对的一侧内侧面,所述围板前板和所述挡泥围板中的一者具有设置在所述塔周壁内且位于与所述一侧内侧面相对的另一侧内侧面,在该支撑塔设有在所述一侧内侧面与所述另一侧内侧面之间延伸的加强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围内板加强结构
- 下一篇:翼子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