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碳粉自动回收利用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42485.8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0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蓉 |
| 主分类号: | G03G21/10 | 分类号: | G03G2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碳 回收盒体 上封盖 电焊 进料装置 自动回收 上表面 压缩式 引电片 左表面 倒放 飘动 安装固定座 滑动调节板 压缩 回流处理 设备内部 电连接 观察口 滑动槽 下表面 右表面 排放 贴合 沾附 残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碳粉自动回收利用设备,其结构包括压缩式防飘动进料装置、连接引电片、连接倒放块、上封盖、废碳粉回收盒体、安装固定座、滑动调节板、滑动槽、观察口,压缩式防飘动进料装置通过电焊的方式安装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左表面,连接引电片的右表面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左表面采用电焊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电连接,连接倒放块采用电焊的方式设于上封盖的上表面,上封盖的下表面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上表面采用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本发明将废碳粉收集压缩便捷排放同时防止废碳粉排放时飘散难以收集,同时将压缩后残留的粉末进行回流处理,避免设备内部皆沾附废碳粉而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碳粉回收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废碳粉自动回收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碳粉是打印机将需要呈现的字体等印向纸质面的粉末物,而废碳粉是打印机使用碳粉后流落的碳粉残留,随科技发展提高废碳粉的回收再次使用。但是,目前这种废碳粉回收利用设备存在如下缺点:
1、打印机使用产生废碳粉,废碳粉的粉末在进行回收时因粉末轻小,使得粉末进入时容易受到吹动,粉末便在设备内侧飘散,因粉末颗粒细小而难以发觉难以清理。
2、将粉末收集压缩成块,压缩块在排入时外侧未压入的废碳粉粉末掉落与压缩块分离,残留的粉末便容易附着于设备内部零件和元件等,在使用中受粉末影响产生变化甚至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废碳粉自动回收利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打印机使用产生废碳粉,废碳粉的粉末在进行回收时因粉末轻小,使得粉末进入时容易受到吹动,粉末便在设备内侧飘散,因粉末颗粒细小而难以发觉难以清理,将粉末收集压缩成块,压缩块在排入时外侧未压入的废碳粉粉末掉落与压缩块分离,残留的粉末便容易附着于设备内部零件和元件等,在使用中受粉末影响产生变化甚至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废碳粉自动回收利用设备,其结构包括压缩式防飘动进料装置、连接引电片、连接倒放块、上封盖、废碳粉回收盒体、安装固定座、滑动调节板、滑动槽、观察口,所述压缩式防飘动进料装置通过电焊的方式安装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左表面,所述连接引电片的右表面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左表面采用电焊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电连接,所述连接倒放块采用电焊的方式设于上封盖的上表面,所述上封盖的下表面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上表面采用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观察口采用嵌入的方式焊接安装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前表面,所述安装固定座通过电焊的方式设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右表面,所述滑动调节板的后表面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前表面采用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动调节板安装于滑动槽的前表面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槽采用嵌入的方式焊接于废碳粉回收盒体的前表面,所述压缩式防飘动进料装置包括废碳粉气流单向机构、废碳粉导流机构、伺服电转机械机构、往复压动机构、电磁控制盖板开关机构、导块残粉收集机构、残粉回流机构,所述废碳粉气流单向机构的下端设有残粉回流机构并且采用嵌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废碳粉导流机构安装于废碳粉气流单向机构的右侧,所述伺服电转机械机构的右方设有往复压动机构并且传动连接,所述电磁控制盖板开关机构通过电焊的方式安装于废碳粉导流机构的右侧,所述往复压动机构采用嵌入的方式安装于废碳粉导流机构的顶端,所述电磁控制盖板开关机构的下方设有导块残粉收集机构,所述残粉回流机构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导块残粉收集机构的左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的废碳粉气流单向机构包括废碳粉流动槽口、气压筒、导向口、滑动顶块、连接支杆、连接弹簧、限位挡块、推动块,所述废碳粉流动槽的上表面与气压筒的下表面采用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气压筒的下表面设有导向口,所述滑动顶块安装于气压筒的内侧并且采用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动顶块的上表面与连接支杆的底端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并且滑动顶块的上表面与连接支杆的轴心相互垂直,所述连接支杆贯穿于连接弹簧的中心并且连接支杆的顶端与推动块的下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挡块采用焊接的方式安装于气压筒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蓉,未经林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2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