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温度报警功能的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41466.3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2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远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本体 临界点 温度感应器 微处理器 温度报警 电池 电池技术领域 微处理器连接 推杆 报警模块 蜂鸣器 数据带 爆炸 音色 发光 保证 报警 观察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一种具有温度报警功能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右侧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固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电池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数据带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通过对LED灯芯的使用,根据电池本体爆炸临界点的温度、高温度、较高温度、正常范围温度和温度过低时,微处理器能够控制LED灯芯发光的颜色,根据LED灯管的颜色来对电池本体温度进行判断,保证推杆颜色来观察电池本体的温度,从而保证了电池本体的安全,在使用中当出现电池本体爆炸临界点的温度、高温度和较高温度时,报警模块内的蜂鸣器能够根据温度的高低其报警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够快速的提醒人们进行电池本体降温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温度报警功能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现有的电池,不管是干电池和蓄电池在使用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电池的耐热性,当电池的温度在升高的过程中,其内部会出现受热膨胀的情况,电池一般会出现爆炸的可能,尤其是需要定期充电的电池,像电动车内的蓄电池,而电池出现受热膨胀过程中并没有一种能实时检测的装置,度电池温度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报警功能的电池,解决了电池在充电和使用中其自身的温度无法实时进行监控报告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温度报警功能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右侧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固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电池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数据带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ED灯管,所述电池本体右侧的后侧设置有充电口;
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讯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讯连接有报警模块和接受模块;
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讯连接有感应取值模块,所述感应取值模块包括有感应范围1、感应范围2、感应范围3、感应范围4和感应范围5;
所述接受模块与对比模块通讯连接,所述对比模块包括对比节点1、对比节点2、对比节点3、对比节点4和对比节点5
所述对比模块通讯连接有LED灯芯,所述LED灯芯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LED灯芯通讯连接有LED灯管。
优选的,所述电池本体的右侧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固连接有微处理器,前述固定连接方式包括粘接,螺丝连接以及一体压模而成。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感应范围1、感应范围2、感应范围3、感应范围4和感应范围5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对比节点1、对比节点2、对比节点3、对比节点4和对比节点5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LED灯管包括有显示颜色1、显示颜色2、显示颜色3、显示颜色4和显示颜色5。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主要为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i7 6700k。
优选的,所述TR-02025嵌入式。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器镶嵌在所述电池本体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远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远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1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