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质阴离子交换膜的固溶铸造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5347.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苡铭;肖书伟;叶茂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交创石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J4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吝秀梅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质膜 阴离子交换膜 固溶 活动套接 铸造工艺 控温 蜗轮 异质 调节装置 精密蜗杆 成型辊 铸造技术领域 啮合 底部活动 机体内壁 机体内部 受热均匀 正面固定 受热 环形板 冷却辊 调控 | ||
1.异质阴离子交换膜的固溶铸造装置,包括机体(1)和活动套接在机体(1)内部的精密蜗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壁的中部活动套接有成型辊(2),所述成型辊(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异质膜(13),所述机体(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冷却辊(14),所述机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蜗轮(6),所述蜗轮(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15),所述调节装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控环形板(17),所述调控环形板(17)的中部开设有适应槽,所述异质膜(13)的底端依依穿过冷却辊(14)的下表面和调控环形板(17)的适应槽并延伸至适应槽正面的外侧,所述机体(1)的内部通过扇形板(5)活动套接有蜗轮(6),所述精密蜗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盘(22),所述圆盘(2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控温盘(3),所述控温盘(3)的顶部与机体(1)的内部通过伸缩杆(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阴离子交换膜的固溶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6)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把(7),所述蜗轮(6)的右侧与精密蜗杆(4)的左侧相互啮合,所述精密蜗杆(4)的顶部通过工字盘(8)活动套接有指针(9),所述机体(1)的正面开设有垂直槽(11),所述垂直槽(11)的右侧开设有精确尺(10),所述指针(9)的右侧贯穿垂直槽(11)并与精确尺(10)的左侧相接触,所述指针(9)的外表面与垂直槽(11)的内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阴离子交换膜的固溶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15)包括有筒体(151),所述筒体(15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形杆(152),所述T形杆(152)的顶部贯穿筒体(151)并延伸至筒体(151)的顶部,所述T形杆(152)的顶部与横向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152)与筒体(151)之间通过弹性伸缩部件(15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阴离子交换膜的固溶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那准给有驱动转轮(20),所述驱动转轮(20)与成型辊(2)右侧的从动转轮通过连接带(21)传动连接。
5.异质阴离子交换膜的固溶铸造装置的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使用者将异质膜(13)裹附之前爱成型辊(2)的外表面,并可将异质膜(13)的一端贯穿冷却辊(14)的底部并从调控环形板(17)的内部穿出,且确保异质膜(13)处于疏松状态;
第二步:启动驱动电机(19)带动驱动转轮(20)转动,继而间接带动成型辊(2)顺时针转动,继而带动固溶压铸时的异质膜(13)向外侧移动,此时当异质膜(13)位于冷却辊(14)和收卷辊之间的长度过长时,通过调节装置(15)中的弹性伸缩部件(153)对异质膜(13)进行提拉;
第三步:使用者根据异质膜(13)的受温强度,转动转把(7),继而通过与转把(7)相互粘合的转把(7)间接带动控温盘(3)进行位移改变,时异质膜(13)始终位于最适温度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质阴离子交换膜的固溶铸造装置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限位装置(18),所述限位装置(18)包括有限位垂轨(181)、弹性压缩部件(182)和限位板(183),所述限位垂轨(181)内壁的底部与弹性压缩部件(18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压缩部件(182)的顶部与限位板(18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压缩部件(182)的外表面与限位垂轨(181)的内壁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质阴离子交换膜的固溶铸造装置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限位装置(18)的远离机体(1)相应内壁一侧色顶部分别与控温盘(3)对应的左右两侧活动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交创石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交创石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53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