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车用玻璃导槽橡塑密封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2308.1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辉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7/06;C08L101/00;C08K13/06;C08K9/04;C08K9/00;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徐国法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导槽 橡胶密封材料 橡塑密封材料 乘车 聚氯乙烯 热塑性弹性体 三元乙丙橡胶 改性填料 价值体系 抗老化性 抗氧化剂 密封材料 耐低温性 使用性能 市场推广 无机填料 增强改性 综合考虑 促进剂 高弹性 氧化锌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车用玻璃导槽橡塑密封材料,由以下组分制成:三元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填料、促进剂、抗氧化剂、氧化锌。本发明综合考虑乘车用玻璃导槽橡胶密封材料的使用性能,对无机填料进行增强改性处理,有效的提高了玻璃导槽密封材料的抗老化性、高弹性、耐低温性等性能,极具市场推广应用价值,提升了橡胶密封材料的商品价值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车用玻璃导槽橡塑密封材料。
背景技术
玻璃导槽密封条是轿车车门玻璃升降系统的主要零部件之一,作为车门玻璃升降的引导部件,其兼具导向、密封、防水、防尘以及降噪等诸多功能,由于密封条受气候影响和阳光照射,会产生收缩、老化、变形等现象。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密封条胶料及其用途》(申请号201310153655.8)公开了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密封条胶料及其用途。该胶料采用高门尼粘度、低乙烯含量生胶为主体,添加大量的高结构填料以及高闪点石蜡油,并配以硫磺硫化的半有效硫化体系,将密封条素材的受热收缩率控制在1%以内;该密封条的常规物理性能满足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密封条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但是在该发明中将无机成分直接添加到原料中增强材料的力学品质,会存在无机成分与高分子聚合物间的相容结合性能不佳、易于团聚等问题造成使用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乘车用玻璃导槽橡塑密封材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乘车用玻璃导槽橡塑密封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三元乙丙橡胶80~90份、聚氯乙烯20~30份、热塑性弹性体14~18份、改性填料14~20份、促进剂6~8份、抗氧化剂2~3份、氧化锌1~4份;所述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白炭黑投入超微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处理10~20min;先将聚乙烯醇、氨水和乙醇按照重量比为12~14:0.7~0.9:3~4共同投入反应釜中,在70~80℃的温度下搅拌混匀后,然后将步骤中所得的白炭黑粉末投入反应釜中,在85~95℃的温度下搅拌处理30~40min后得白炭黑悬浊液;向步骤中所得的白炭黑悬浊液中加入纳米氧化锌,搅拌混匀后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微波活化,微波活化处理30~40min;将步骤中所得的微波活化产物进行抽滤,干燥至含水率为5~9%;将步骤中干燥后的微波产物与改性液按照重量体积比为2~3g:15~19mL共同投入反应釜中,在160~200℃的温度下不断搅拌处理1~2h后,过滤得滤渣,搅拌处理的同时进行质子辐照处理;将步骤中所得的滤渣放入干燥箱内干燥至含水率为1~5%即可。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三元乙丙橡胶85份、聚氯乙烯25份、热塑性弹性体16份、改性填料17份、促进剂7份、抗氧化剂2.5份、氧化锌2.5份。
进一步的,所述促进剂至少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二硫化二苯并噻唑、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氧联二亚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四甲基二硫化秋兰姆、六硫化五亚甲基秋兰姆、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苯胍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至少为茶多酚、生育酚、黄酮类、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中白炭黑粉末的总重量与聚乙烯醇、氨水和乙醇的总体积的重量体积比为1~2g:12~16m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中纳米氧化锌与白炭黑悬浊液的重量比为0.6~0.8:8~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中微波活化处理时微波的功率为700~800W。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中改性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比为:硬脂酸8~10份,脂肪酸甘油酯20~26份、钛酸酯偶联剂15~19份、去离子水200~26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辉,未经刘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2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