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毛发生长的可溶性微针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1043.3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陶娟;黄玉琼;朱锦涛;李钰策;张连斌;朱今巾;杜虹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20 | 分类号: | A61K38/20;A61K31/19;A61K31/192;A61K31/404;A61K31/506;A61K31/5375;A61K31/573;A61K31/575;A61K31/58;A61K47/36;A61M37/00;A61P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发 生长 可溶性 制备 方法 | ||
一种促毛发生长的可溶性微针,所述微针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可溶性聚合物针体以及载有促进毛发生长物质的针尖。一种促毛发生长的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PDMS微针阵列模具;2)制备含有促进毛发生长物质的可溶性聚合物水溶液;3)制备载有促进毛发生长物质的可溶性聚合物微针阵列。本发明可解决现有外用药物透皮率低、分布不均匀,白介素2的皮下注射过程痛苦,非那雄胺口服给药方式副作用大,植发价格贵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促毛发生长的可溶性微针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人因为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脱发现象。例如,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头发往往从顶部或者前额两侧开始变得稀疏,终毛逐渐转化成短的、纤细的、无色毫毛;斑秃在人群中非常常见,男女均可发病。此外,斑秃以及放、化疗所致的脱发也不在少数。而现代人在社交活动,彼此的第一印象无需强调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提高自身形象,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财力来管理毛发。
目前最常见的治疗脱发的外用药为5%米诺地尔,米诺地尔进入毛囊后代谢为活性物质米诺地尔硫酸盐发挥促毛发生长的作用。但由于米诺地尔的水溶性差,所以市售的大部分米诺地尔制剂由高比例的乙醇或丙二醇配制而成,重复使用时可引起非常严重的副反应(如头皮干燥、刺激感、烧灼感、发红和接触性皮炎等);而米诺地尔硫酸盐为水溶性,但其性质不稳定,直接外用透皮率低且不能稳定发挥效用,需直接传递至皮肤内发挥效应。目前的临床应用或者临床试验中局部外用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倍他米松, Wnt通路调节剂SM04554以及雄激素拮抗剂CB-03-01等,有一定的疗效;另外也有研究表明丙戊酸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效应。但这些药物由于与米诺地尔有类似的脂溶性特点,故同样限制它们在脱发中的应用。另外,所有的局部外用药物应用都存在皮内、皮下药物分布不均匀的缺点。
另外,最新的研究表明毛囊周围的Treg细胞在毛发生长过程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而低剂量的白介素2能够有效的增加Treg数目,且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中,斑秃患者皮下注射低剂量的白介素2能够有效促进毛发生长,但是白介素2的皮下注射过程痛苦,需要专业人士操作,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非那雄胺是FDA批准的唯一可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口服用药,但不适用于妇女以及儿童,而其口服给药方式使药物作用于全身,长期使用可能造成乳房触痛或肿大、性欲减退以及阳痿等副作用,故临床应用大大受限。除此之外,植发也是脱发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但是植发因价格贵、需要专业人士参与限制其在脱发中的应用。
微针是由硅、金属、聚合物制成的长度为25-2000μm、针尖呈锥形的三维阵列。微针是生物医药领域里的一种新型的微创给药工具,可以透过皮肤表皮和真皮层而增强皮肤给药效果。微针以其高效、安全、无痛感等优势在经皮给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溶性微针阵列是以可溶性、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微针阵列。在给药过程中,药物通过可溶性微针阵列中高分子材料的溶解或者降解而释放出来。可溶性微针阵列安全性好、载药效率高,因而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给药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毛发生长的可溶性微针及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外用药物透皮率低、分布不均匀,白介素2的皮下注射过程痛苦,非那雄胺口服给药方式副作用大,植发价格贵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技术手段:
一种促毛发生长的可溶性微针,所述微针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可溶性聚合物针体以及载有促进毛发生长物质的针尖。
所述针体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所述促进毛发生长物质为包括难溶性的米诺地尔、SM04554、CB-03-01、曲安奈德、倍他米松、丙戊酸、非那雄胺、可溶性的米诺地尔硫酸盐、白介素2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1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充气式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抽吸功能的灌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