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微抹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8074.3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昊义;吴顺均;靳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泰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何渊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微 抹茶 制备 真空干燥处理 升华干燥 真空混合 茶叶 间歇性 预处理 食品添加剂技术 超微粉碎机 感官品质 杀青处理 下行阶段 新鲜茶叶 液氮环境 真空冷冻 茶多糖 茶叶粉 粗粉碎 苦涩味 粒径 杀青 去除 香气 联合 保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微抹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新鲜茶叶间歇性真空混合杀青处理后,在液氮环境下行阶段真空冷冻处理,随后粗粉碎至40~60目,再辅以升华干燥联合真空干燥处理,干燥后的茶叶在气流超微粉碎机下深度粉碎至粒径<25μm,即得一种超微抹茶粉。本发明采用间歇性真空混合杀青能有效去除茶叶中的苦涩味、青气味,同时保留茶叶中的有效成分(VC、茶多糖);联合升华干燥与真空干燥处理,让茶叶粉的色泽淡绿鲜亮,香气纯正,滋味平和,感官品质优越。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超微抹茶粉,利用率大幅提升,工艺简单,无需进行前期预处理,运用广泛,经济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抹茶粉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微抹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传统的茶叶出产和消费大国,产地众多,品种繁杂,用法各异,但主要以饮用为主。抹茶(Matcha)起源于中国隋唐,在中国古时称作“末茶”,是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后、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抹茶相对传统饮茶方式,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多糖、膳食纤维的利用率都大幅提升,抹茶中的营养物质具有降血压、安眠、增强记忆、降血脂、抗癌防癌等保健功效,茶多酚还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抹茶因其微细的粉末状态使其具有很好的的吸附、固香和溶解等性能。抹茶颜色鲜绿,风味别具一格,同时又拥有健康的理念,因此近年来倍受欢迎,从抹茶冰淇淋到抹茶即饮饮料再到抹茶风味烘焙食品,各种抹茶风格的饮食层出不穷,就市场调研结果来看,抹茶风味食品种类多样,它们不仅在色泽上翠绿鲜艳,在口感上更是清新怡人,因抹茶中茶多酚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食品褐变且能延长货架期,因此抹茶食品市场销售额逐日增加。
传统的抹茶是由采摘覆下茶园的鲜嫩芽叶,先经蒸煮、烘干两道工序制得深绿色片形的碾茶,再用茶臼磨细成翠绿色的粉末茶。现代的抹茶是用超细磨粉技术制成的超细微粉(粒径为10~32um),由饮茶变为食茶,不仅能利用茶叶中的可溶色香味成分,还能利用难溶的叶绿素、蛋白质和粗纤维等物质,实现了茶叶成分的全价摄入,从而极大的拓展了抹茶的领域。但是现有的茶叶粉碎方法,多数为石磨或机械粉碎,粉碎效果不是很好,出生的高温影响茶粉的品质,不能满足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植物超微粉碎细胞破壁技术引入茶叶行业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超微粉碎细胞破壁以后的茶叶有着多种多样的用途:在食品行业,可以作为自然添加剂加入糕点、面食、饮料等中,像冰激凌、月饼,改善光彩和口味并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在日化行业,可以加入如牙膏、沐浴液、洗发液、美容面膜等中,增强产品的功能。尤其在国外,茶叶超微粉应用非常广泛,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茶叶超微粉出口日本、欧洲等市场。
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茶粉产品主要有三大类:超微细绿茶粉、抹茶和速溶绿
茶粉。超微茶粉是采用新生茶鲜叶经杀青和干燥后,再粉碎成800目以上的绿茶粉,除可直接饮用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赋予其天然绿色和茶叶风味。传统超微茶粉一般使用成品干茶进行操作,由植物粉碎机粗粉碎,再过筛(标准筛),最后再进行超微粉碎(球磨机),得到茶粉。许多地方只有在茶叶滞销以后才将其加工成茶粉,甚至有的将隔年的陈茶加工的茶粉,这些使得茶粉之间的品质差异极大。抹茶与超微茶粉观感上比较接近,但是实质上存在很大差异。国际上严格禁止不当使用“抹茶”(Matcha)二字,狭义上而言:凡不是碾茶(蒸青绿茶)通过石磨碾磨加工的茶粉不得称为抹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泰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泰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8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