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染料标记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27941.1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林;张涛;张科登;韩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徐苏明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混合染料 荧光微球 微球 标记荧光 脂溶性 备用 多孔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微球 荧光染料标记 制备混合染料 荧光染料 羧基化 包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染料标记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羧基化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备用;S2、选择至少两种不同的脂溶性荧光染料制备混合染料,备用;S3、将所述步骤S2在中得到的混合染料包埋在荧光微球内部,得到所述荧光微球。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用至少两种不同的脂溶性荧光染料标记的聚苯乙烯微球制备荧光微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染料标记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如何能赋予材料更多可检测识别的信息也是越来越多信息化、数字化的信息材料不断被研究和应用的要求。
荧光微球是一种具有荧光特性的功能性微球,往往具有稳定的形态结构、均一尺寸、良好的分散性以及稳定而高效的发光效率等特点。正是由于荧光微球的这些优良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同时在许多领域尤其是不断在生物、环境及医疗检测等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但是就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来看,荧光微球要实现更大范围且更高效的应用,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国内,目前应用的荧光微球基本上依赖于进口国外的一些大厂家,不仅价格昂贵,还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此,如何制备出高效、高性能的荧光微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用至少两种不同的脂溶性荧光染料标记的聚苯乙烯微球制备荧光微球的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混合染料标记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羧基化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备用;
S2、选择至少两种不同的脂溶性荧光染料制备混合染料,备用;
S3、将所述步骤S2在中得到的混合染料包埋在荧光微球内部,得到所述荧光微球。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混合染料标记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S1中制备羧基化多孔聚苯乙烯微球时,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1-5重量份的空白PS微球加入到200-1000重量份的0.25Wt.%SDS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得到A分散液,备用;
S12、将1-5重量份的环己烷加入到200-1000重量份的0.25Wt.%SDS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得到B分散液,备用;
S13、将所述步骤S12中得到的B分散液逐滴加入到所述步骤S11中得到的A分散液中,加入过程中保持搅拌,然后置于10-50℃的条件下溶胀4-12h,依次加入1-5重量份的BPO、100-500重量份的苯乙烯、100-500重量份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100-500重量份的甲苯、5-25重量份的丙烯酸和800重量份的0.25Wt.%的SDS水溶液,然后置于10-50℃的条件下搅拌6-12h后,再依次加入20-100重量份PVP-K30和500重量份的超纯水,置于80℃的条件下反应6-18h后,使用超纯水和95vol%的乙醇各重复洗涤三次后,使用10vol%的乙醇洗涤并重力筛选得到尺寸均一的羧基化多孔聚苯乙烯微球。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混合染料标记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S11中将空白PS微球加入到SDS水溶液中后,置于100-500W的条件下超声分散20-4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混合染料标记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S12中将环己烷加入到SDS水溶液中后,置于100-500W的条件下超声分散20-4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混合染料标记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制备混合染料包括以下步骤:
S21、选择至少两种脂溶性荧光染料,并将其分别溶解于DMSO中配置成浓度为0.001-1mg/mL的溶液,得到不同的染料溶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