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鲜鸡精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25193.3 | 申请日: | 2019-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宋方虎;陈体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7/20 | 分类号: | A23L27/20;A23L27/22;A23L27/24;A23L11/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静娜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鲜鸡精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鲜鸡精,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食用盐30~40份、味精38~48份、白砂糖2~10份、柠檬黄0.001~0.004份、大豆分离蛋白1~3份、鸡肉粉0.1~5份、鸡油0.3~1.0份、食用香精0.1~2份、香辛料粉0.03~0.1份、风味料0.1~5.0份、麦芽糊精1~3份、小葱0.2~2份、大蒜0.2~2份、水2~8份、三氯蔗糖0.01~0.04份、I+G 0.8~3份和琥珀酸二钠0.2~0.6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增鲜鸡精和其中风味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和酶解法相结合制得风味料,能将大豆及小麦中的优质蛋白质和淀粉转化为人体所需且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同时形成大量的氨基酸和肽类,提高风味料的鲜度,将风味料加入到鸡精中能提升鲜度,增加鸡精的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增鲜鸡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以黄豆、小麦粉和食用盐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和生物酶解方法制备的风味料,然后添加到鸡精中的报道较少,没有检索到相似专利,以下是检索到的几篇与本发明技术领域接近的已公开专利,具体内容包括:
(1)CN 201710287856.5公开了一种山珍鸡精的生产方法;它先将将鸡腿菇、香信菇、猴头菇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前处理,制成山珍粉;然后将将鸡精、中草药香辛料粉、食盐以及山珍粉进行进一步的粉碎,混合均匀,然后制粒、干燥、分筛、包装,制成山珍鸡精。该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发明的山珍鸡精与其他普通鸡精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仅加入了一些天然植物加工而成的食用调料形成具有天然清香综合口感的鸡精调料,实现了鸡精产品中多种口味的复合以及口感的提高;同时加入了真空干燥制得山珍粉,使得在调味的同时具有保健功效,有利于在日常生活对人身体起到了保健作用。该专利没有涉及黄豆、小麦粉等原料的微生物发酵和生物酶解工艺,且配方中无小葱、大蒜等原料组成,主要添加了山珍粉和中草药香辛料粉。
(2)CN 201610267186.6公开了一种富含氨基酸的保健养生鸡精及其生产方法,该鸡精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谷氨酸钠20-25份、食用盐25-35份、鸡肉酶解粉5-10份、麦芽糊精15-25份、葛根粉1-3份、莲子粉2-3份、酵母粉1-3份、白砂糖1-4份、呈味核苷酸二钠0.5-1.5份、姜粉0.1-0.3份、白胡椒粉0.3-0.5份、洋葱粉0.5-0.8份、干贝素0.1-0.3份、水解植物蛋白粉1-3份。该发明采用两步酶解法制得的鸡肉酶解粉,能最大限度的将鸡肉蛋白质转化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补充人体需要;该发明添加的葛根粉和莲子粉具有很高的保健养生功效;该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专利没有涉及黄豆和小麦粉原料的微生物发酵及酶解工艺,主要通过鸡肉酶解,然后添加葛根粉和莲子粉。
(3)CN 201610282948公开了一种富含有机营养物质的排骨味鸡精,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食用盐5-10、猪骨25-30、猪瘦肉10-15、蚕豆酱25-30、米酒10-15、大米粉5-8、白砂糖8-10、肉桂5-6、豆蔻5-6、陈皮4-5、枇杷叶4-5、枇杷果5-6、茯苓5-6、破壁酵母粉13-15、樱桃40-45;该发明收集啤酒废酵母发酵破壁得到,采用含铁和虫草菌液的培养基培养得到,富含有机铁和虫草营养,经常食用,能够改善人体缺铁的情况,添加樱桃,樱桃富含维生素C和E,维生素C和E的协同作用,能够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尤其对女性和儿童来说很重要,还添加陈皮、枇杷、茯苓等,具有祛湿健脾、理气化痰的作用。该专利虽然添加了蚕豆酱,但未涉及微生物发酵及酶解工艺,且属于保健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