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24054.9 申请日: 2019-03-22
公开(公告)号: CN109769641A 公开(公告)日: 2019-05-21
发明(设计)人: 陈传安;关立松;胡浩 申请(专利权)人: 陈传安
主分类号: A01G24/20 分类号: A01G24/20;A01G24/22;A01G24/60;A01G24/10;A01G24/15
代理公司: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代理人: 胡剑辉
地址: 2321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食用菌菌渣 基质 腐熟物料 育秧 低温干燥 配方科学 土壤结构 厌氧发酵 玉米秸秆 育苗过程 中药药渣 粉煤灰 纤维素 微量元素 杏鲍菇 有机肥 氮磷 富含 红缘 菌粉 菌渣 亮菌 黏土 蛭石 病虫害 发酵 加工 堆放 农作物 农田 农药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选取杏鲍菇菌渣、红缘层孔菌粉、亮菌粉、玉米秸秆、中药药渣几种成分,经过混合、粉碎搅拌、有氧发酵、厌氧发酵、空气堆放后得到腐熟物料,腐熟物料与黏土、蛭石、粉煤灰混合、粉碎、低温干燥后,得到该食用菌菌渣基质。本发明的食用菌菌渣基质富含纤维素、糖分、微量元素,节省田土用量又可保护土壤结构,配方科学合理,无病虫害,育苗过程中可减少农药、有机肥的用量,减少农田氮磷养分的流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机插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栽插质量好、产量高、劳动强度小等优点,宽行栽植可以改善农田的小气候环境,充分利用温度、光照、土地资源,减轻大田期病害的发生。2012年农业科技统计部门联合专家组就对机插优质晚稻示范方进行测产,平均产量达到420.0kg/667m2,最高产量达到467.4kg/667m2,稻米品质优良,每kg销售价格达到10元。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大多采用传统的田土或营养土在育苗盘中育秧。这种育秧盘需要挖取大量的旱田土,并添加肥料、农药和进行调酸处理,配置成营养土,然后才能用在育秧盘苗床上,不仅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还增加了田土搬运成本。肥料、微量元素、田土如果不符合要求,还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稻苗的根系也不够发达,徒长、插秧后缓苗慢。目前都在尝试改变传统的土育苗方式,新型的水稻育苗基质是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水稻无土育秧基质主要以稻壳、作物秸秆等作物废料作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和发酵等物化处理而制成,在水稻播种前还需要进行调酸和消毒等一系列措施。但存在生产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操作难度大、育苗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申请号20181111487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育苗基质,包括育苗基质用组合物、珍珠岩、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该水稻育苗基质能够大大提高水稻秧苗的培养质量,株苗中总氮、总磷和总钾的含量较高,株苗的生长率、充实度、株高和茎粗均比较理想,且不必经过繁杂的热处理步骤,能够解决目前普遍的水稻育苗基质制备工艺复杂且水稻育苗质量低下的技术问题,还能够避免大量基质热处理散发浊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选取杏鲍菇菌渣、红缘层孔菌粉、亮菌粉、玉米秸秆、中药药渣几种成分,经过混合、粉碎搅拌、有氧发酵、厌氧发酵、空气堆放后得到腐熟物料,腐熟物料与黏土、蛭石、粉煤灰混合、粉碎、低温干燥后,得到该食用菌菌渣基质。该基质富含纤维素、糖分、微量元素,节省田土用量又可保护土壤结构,配方科学合理,无病虫害,育苗过程中可减少农药、有机肥的用量,减少农田氮磷养分的流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杏鲍菇菌渣40-65份、红缘层孔菌粉16-27份、亮菌粉5-12份、玉米秸秆22-35份、中药药渣2-6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料,混合料沿发酵炉的送料口送入粉碎仓内部,打开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的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搅拌粉碎刀旋转使其对混合料进行搅拌粉碎,破碎后的混合料沿输料管送入发酵炉主体内进行发酵;

步骤二:沿发酵炉的氧气口通入氧气,控制发酵炉主体内的温度为40-60℃,加入混合料质量0.02%-0.05%的发酵菌剂,待产生菌丝后,停止供应氧气;开启真空泵,将发酵炉主体抽至负压状态,发酵物静置堆放,厌氧发酵3-5天至腐熟;

步骤三:将腐熟物料添加适量玉米浆至表面潮湿,暴露空气下堆放5-10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传安,未经陈传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40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