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24054.9 申请日: 2019-03-22
公开(公告)号: CN109769641A 公开(公告)日: 2019-05-21
发明(设计)人: 陈传安;关立松;胡浩 申请(专利权)人: 陈传安
主分类号: A01G24/20 分类号: A01G24/20;A01G24/22;A01G24/60;A01G24/10;A01G24/15
代理公司: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代理人: 胡剑辉
地址: 2321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食用菌菌渣 基质 腐熟物料 育秧 低温干燥 配方科学 土壤结构 厌氧发酵 玉米秸秆 育苗过程 中药药渣 粉煤灰 纤维素 微量元素 杏鲍菇 有机肥 氮磷 富含 红缘 菌粉 菌渣 亮菌 黏土 蛭石 病虫害 发酵 加工 堆放 农作物 农田 农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杏鲍菇菌渣40-65份、红缘层孔菌粉16-27份、亮菌粉5-12份、玉米秸秆22-35份、中药药渣2-6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料,混合料沿发酵炉的送料口(3)送入粉碎仓(2)内部,打开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带动第一皮带轮(5)的转动,第一皮带轮(5)通过传动皮带(6)带动第二皮带轮(7)转动,第二皮带轮(7)带动搅拌粉碎刀(8)旋转使其对混合料进行搅拌粉碎,破碎后的混合料沿输料管(9)送入发酵炉主体(1)内进行发酵;

步骤二:沿发酵炉(1)的氧气口(10)通入氧气,控制发酵炉主体(1)内的温度为40-60℃,加入混合料质量0.02%-0.05%的发酵菌剂,待产生菌丝后,停止供应氧气;开启真空泵(11),将发酵炉主体(1)抽至负压状态,发酵物静置堆放,厌氧发酵3-5天至腐熟;

步骤三:将腐熟物料添加适量玉米浆至表面潮湿,暴露空气下堆放5-10天;

步骤四:按照重量份计,100份腐熟物料中加入黏土120-150份、蛭石60-75份、粉煤灰20-35份,搅拌均匀后,送入生物质粉碎机粉碎,然后于5-10℃低温干燥,制得食用菌菌渣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药渣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份计,称取黄芪提取残渣40-60份、黄连提取残渣40-60份、薄荷提取残渣15-30份、板蓝根提取残渣10-20份、穿心莲提取残渣5-10份、当归提取残渣4-8份、党参提取残渣1-5份,干燥粉碎后,加入蔗糖20-35份、氯化钾8-15份、水80-120份,自然堆放,发酵腐熟,打散粉碎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中活菌浓度≥20亿个/mL,以活菌的个数所占百分比计算,由25%的酵母菌、25%的固氮菌、30%的纤维素分解菌、10%的半纤维素分解菌、10%的芽孢杆菌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粉碎机采用双轴剪切式粉碎机,主轴转速为2300-2800r/min,出料粒度为6-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炉包括发酵炉主体(1)、粉碎仓(2)、送料口(3)、伺服电机(4)、皮带传动机构;发酵炉主体(1)呈上窄下宽的圆柱形结构,粉碎仓(2)通过一L形的输料管(9)与发酵炉主体(1)连接,皮带传动机构设于粉碎仓(2)上远离发酵炉主体(1)侧的侧壁;

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5)、传动皮带(6)、第二皮带轮(7),第一皮带轮(5)与伺服电机(4)同轴连接,第二皮带轮(7)通过传动皮带(6)与第一皮带轮(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7)与设于粉碎仓(2)内部的搅拌粉碎刀(8)同轴连接;

所述发酵炉主体(1)的侧壁设有氧气口(10)、排气口(12),顶壁通过管道连接有真空泵(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炉主体(1)的侧壁延伸有三个管路,三个管路分别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4)、氧浓度传感器(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育秧用食用菌菌渣基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粉碎刀(8)包括搅拌主轴(81)、主粉碎刀(82)、副粉碎刀(83),主粉碎刀(82)呈锯齿状且间隔均匀地分布在搅拌主轴(81)的长度方向上,主粉碎刀(82)的轴线与搅拌主轴(81)的轴线夹角为30°-60°,相邻的主粉碎刀(82)间的距离为12-16cm;

所述副粉碎刀(83)设于相邻的主粉碎刀(82)之间,副粉碎刀(83)呈锯齿状且分布在搅拌主轴(81)的长度方向上,副粉碎刀(83)的轴线与搅拌主轴(81)的轴线夹角为30°-60°,相邻的副粉碎刀(83)间的距离为3-6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传安,未经陈传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40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