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负载电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2362.8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9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哲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钟显毅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负载 电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负载电流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负载电流检测误差大的问题。该检测方法,包括(S1)在比较器正输入端接入设有电压阈值的门限电压VS0‑ΔV0,同时在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入检测电容C上电压的VS电压;(S2)通过比较器判断固定时间间隔内门限电压VS0‑ΔV0与VS电压的大小;(S3)当VS电压小于门限电压VS0‑ΔV0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此时电容C的电压下降明显,则说明与电容C连接的负载的负载电流大,反之则与电容C连接的负载的负载电流小。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精准的判断电路中负载电流的大小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检测负载电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充电系统中,一般会通过检测负载电流大小来判断负载端是否充电完成或者是否已经拔出。现有技术基本是通过直接采样充电路径上的电流大小来判断负载大小,一般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充电路径上串入一个采样(sense)电阻,电路会对采样电阻两端的压降进行放大;第二种是直接采样隔离管两端的电压差。第一种方式(如图1所示),充电设备通过控制隔离管的栅极VDRV电压来控制整个充电过程,为了充电负载的输入电压的稳定,一般在充电负载输入端会放置一个几微法~几十微法的负载电容。第二种方式(如图2所示),充电设备通过直接检测VOUT和VS两点的电压差,判断充电负载抽取的负载电流大小,从而通过控制隔离管的栅极VDRV电压来控制整个充电过程,为了达到较高的充电效率,隔离管的阻抗都会比较小,一般在几毫欧姆~十毫欧姆左右,当负载电流减小值几十毫安时,电路需要采样的电压差只有几毫伏,电路设计难度较高,采样误差较大。因此如何设计一款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检测负载电流的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负载电流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负载电流检测误差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测负载电流的方法,包括检测负载电流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与比较器COMP_OUT端连接的逻辑控制电路,与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的信号产生电路和隔离管栅极控制电路,与隔离管栅极控制电路连接的栅极驱动器,栅极和漏极同时与隔离管栅极控制电路连接的外置隔离管,以及一端与外置隔离管漏极连接、另一端接地且与外部负载连接的电容C,其中,比较器正输入端接入设有电压阈值的门限电压VS0-ΔV0,比较器负输入端接入用于检测电容C上电压的VS电压;
基于上述检测负载电流的控制电路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比较器正输入端接入设有电压阈值的门限电压VS0-ΔV0,同时在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入检测电容C上电压的VS电压;
(S2)通过比较器判断固定时间间隔内门限电压VS0-ΔV0与VS电压的大小;
(S3)当VS电压小于门限电压VS0-ΔV0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此时电容C的电压下降明显,则说明与电容C连接的负载的负载电流大,反之则与电容C连接的负载的负载电流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2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