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绒鳌蟹饲喂方式的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2202.3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8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宋超;邹剑敏;陈家长;孟顺龙;范立民;胡庚东;郑尧;裘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绒鳌蟹 饲喂 方式 鉴别方法 | ||
1.一种中华绒鳌蟹饲喂方式的鉴别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对照体系的建立:从中华绒鳌蟹养殖池塘,采集冰鲜鱼饲喂的中华绒鳌蟹成蟹10-100只,同时采集配合饲料饲喂的中华绒螯蟹成蟹10-100只;样品采集完成后,建立对照体系;
(2)样品建立:从市场随机采集正在出售的中华绒鳌蟹,作为判定对象,采用步骤(1)所述方式获取数据;
(3)绘图:将步骤(2)获取的判定对象数据依据非度量多维尺度法绘图;数据点与步骤(1)获得的冰鲜鱼饲喂数据相聚成簇,判定采集的中华绒螯蟹是冰鲜鱼饲喂的;如果数据点与步骤(1)获得的配合饲料饲喂数据相聚成簇,则判定采集的中华绒螯蟹是配合饲料饲喂的;
所述步骤(1)所述样品采集方式具体为:
①对中华绒鳌蟹的蟹膏部分进行均浆后萃取制样;
②蟹膏均浆后采用体积比为1:1的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进行萃取,减压旋转蒸干,随后采用1-5mol/L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0%-20%的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再次回流提取,得到样品;
③将制得的样品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37种脂肪酸的色谱分析;37种脂肪酸分别是,C4:0、C6:0、C8:0、C10:0、C11:0、C12:0、C13:0、C14:0、C14:1、C15:0、C15:1、C16:0、C16:1、C17:0、C17:1、C18:0、C18:1n9t、C18:1n9c、C18:2n6t、C18:2n6c、C20:0、C18:3n6、C20:1、C18:3n3、C21:0、C20:2、C22:0、C20:3n6、C22:1n9、C20:3n3、C20:4n6、C23:0、C22:2、C24:0、C20:5n3、C24:1和C22:6n3;
④最后对所获得的数据利用非度量多维尺度法绘图;其中蓝色圆点1是冰鲜鱼饲喂的中华绒鳌蟹,红色圆点2是配合饲料饲喂的中华绒螯蟹;
所述蟹膏均浆后具体过程如下:称取4g于250mL带塞烧瓶中,依次加入100-300mg焦性没食子酸、2-5mL乙醇、4-20mL超纯水,混匀;加入10-30mL浓盐酸,70℃水浴40-60 min;待烧瓶冷却至室温,使用比例为1:1的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进行萃取,重复两次;将溶液于40℃减压旋转蒸干;加入8mL 1-5 mol/L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75℃冷凝回流30-60min后加入7mL 10%-20%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继续回流2-20min;少量水冲洗,冷却至室温;依次加入10-30mL正己烷、10-30mL饱和食盐水,震荡,静置,取上清液,去水,-20℃储存;
色谱条件是,色谱柱为CD-2560, 100m×0.25mm×0.20µm;
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量为0.5-1mL/min;柱温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40℃,保持5-8min,以4℃/min升至230℃保持3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22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