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轨耗能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19975.6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3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丁德云;房海元;邵斌;李腾;任奇;程奕龙;高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雨田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耗能装置 减振单元 方向延伸 隔振技术 轨道交通 振动噪声 壳体沿 有效地 轨腰 耗能 壳体 扣件 轮轨 衰减 体内 容纳 轨道 延伸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隔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轨耗能装置。其包括安装在轨道两个相邻的扣件之间的减振单元,所述减振单元包括与钢轨的轨腰连接的壳体以及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耗能体,所述壳体沿所述钢轨的延伸方向延伸。该钢轨耗能装置可以有效地对轮轨振动噪声进行吸收、衰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隔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轨耗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轨道交通建设逐步增加,同时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和行车密度的增加,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愈加严重。轨道交通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绝大多数源于列车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列车经过时,车轮和钢轨的相互作用下,钢轨、车轮同时产生振动,向外辐射噪声,同时振动经过钢轨、扣件、道床传至隧道壁和周围土体。
目前国内针对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措施多种多样,多数措施只起到振动噪声的隔离作用,并未从源头消除振动噪声能量;亦或是针对特定频率带的降噪装置。多数减振降噪措施存在施工工艺复杂、后期养护维修困难、设备工作效率低等诸多情况。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降噪效果好的钢轨耗能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耗能装置,包括包括安装在轨道两个相邻的扣件之间的减振单元,所述减振单元包括贴靠在钢轨的轨腰并与所述轨腰连接的壳体以及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耗能体,所述壳体沿所述钢轨的延伸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采用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包括由远离所述至少一个耗能体的弹性材料层以及位于所述弹性材料层内表面上的子午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磁体与所述钢轨磁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耗能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耦合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耗能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耗能体在所述壳体内的分布密度沿竖直方向逐渐增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钢轨的一侧设置有工装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振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轨腰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减振单元夹持在所述钢轨上的卡具,所述卡具包括卡具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卡具主体远离所述钢轨的一侧上的绝缘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具主体包括两个夹持部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的连接部,所述夹持部分别抵靠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轨腰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钢轨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夹持部的自由端还设置有用于压靠在所述壳体顶部的紧固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钢轨耗能装置通过在钢轨的轨腰上设置减振单元,该减振单元包括贴靠在钢轨的轨腰并与轨腰连接的壳体以及容纳在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耗能体,通过耗能体吸收、衰减轮轨的振动噪声,从而达到降低钢轨振动的目的,减少钢轨对外辐射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钢轨耗能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钢轨耗能装置的一个减振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钢轨耗能装置的卡具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钢轨耗能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9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质量放大结构的钢轨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现代有轨电车可拆装减振型轨道





